那件結實的衣服居然被張凡虎改造成一個布袋,只是用草繩把衣袖、領口紮起來而已,就成了張凡虎的盛放海兔的工具了。
海兔是海螺的一種,它還有個有名的名字:海蛞蝓。海兔分佈於世界各地的暖海區域,數量與種類都較多。海兔的名字由來很有趣,因為它有兩條支出又很粗的觸角,這兩個觸角在它的身體前面就像聳起的兩隻耳朵,又因為它的體型很像兔子,所以它就有了這個可愛的俗稱。
海兔是甲殼類軟體動物家族中的一個特殊的成員,它們的貝殼已經退化為內殼,所以張凡虎一把抓住它們時,手感較軟,它們的背面有透明的薄薄的殼皮,殼皮一般呈白色,有珍珠光澤。它有一套很特殊的避敵本領,就是吃什麼顏色的海藻就變成什麼顏色。如一種吃紅藻的海兔身體呈玫瑰紅色,吃墨角藻的海兔身體就呈棕綠色。張凡虎在紅樹林中抓住的海兔就是紅褐色的,還有的海兔體表還長有絨毛狀和樹枝狀的突起,從而使得海兔的體型、體色及花紋與棲息環境中的海藻十分相近,如果不是退潮讓它們沒有時間回到礁石邊,是不容易發現的。
張凡虎在海水中也發現了數米外的數只海兔,但是他沒有直接走過去抓,因為他知道海兔體內的兩種腺體,一種叫紫色腺,生在外套膜邊緣的下面,遇敵時,能放出很多紫紅色液體,將周圍的海水染成紫色,藉以逃避敵人的視線。還有一種毒腺在外套膜前部,能分泌一種略帶酸性的乳狀液體,氣味難聞,如果較小形的生物接觸到這種液汁會中毒而受傷,甚至死去,所以敵害聞到這種氣味,就遠遠避開,是禦敵的化學武器。所以在海水中抓海兔不僅有難度而且還有危險。但在張凡虎只是多花了點時間,慢慢靠近它們,在近距的“艾考瓦”面前,也沒有逃脫和石頭魚一樣的命運。
現在是暮春時節,而春天是海兔的繁殖季節,雌雄同體的海兔進行異體受精產卵很多,但能孵化的卵卻很少,都被包裹在條狀的膠質絲中,廣東沿海稱為“海粉絲”,是營養豐富的美味食品,也是消炎清熱的良藥。但是因為海兔的面板組織和體內含有有毒物質,所以要經過專業處理後才宜食用。張凡虎提著慢慢鼓起來越來越重的口袋,向著椰樹林慢慢走去。
綠色小說。歡迎廣大書友光臨,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十九章:大豐收(下)
在回去的路上的情況讓滿心歡喜的張凡虎很失望,因為數公里長的路邊沙灘上居然沒有想象中的大量擱淺魚蝦蟹螺蚌等海洋動物,甚至來那個海藻也沒有幾條,就只有零星幾個小海螺靜靜地躺在沙灘上。礁石上掛著些殘碎的海藻,有小珊瑚藻、邊孢藻、石花菜、翼枝菜、馬尾藻等常見藻類,大多數都能吃,而且這些藻類能忍受海浪的直接撲打及海流的衝擊,所以大多都生長在低潮線附近有海浪拍打的地區。
張凡虎左肩挑著數十串彈塗魚,左手提著一大布袋海兔、海螺,右手斜向上挑著“艾考瓦”,因為矛尖上又穿著一條石頭魚。這時候的張凡虎眼睛還不閒著,不客氣地用眼睛挑著如紫菜、掌狀紅皮藻等藻類的位置,超過拳頭大向海裡慢慢爬的海螺也被他像小孩子頑皮一樣一腳踩近沙灘裡。
回到椰樹林下,先跳進海里把自己全身的泥沙洗乾淨,尤其是那雙鞋子,然後把肩上的成串的彈塗魚放在海水中用軍刀挑開肚子,來回地涮洗,彈塗魚體內泥沙較多,必須仔細地清洗。清洗之後的彈塗魚串被放在剛才那條石斑魚的礁石上暴曬,現在是下午兩點左右,這時的太陽是一天中最毒辣的時候,張凡虎相信明天再曬一天,彈塗魚就成魚乾了,可以收起來等著帶到族人聚居地。
忙活完了的張凡虎沒有來得及休息,把海兔、海螺等從布袋中倒了出來。這時後的貝類們都奄奄一息了,張凡虎在海邊把海螺的肉從殼中挑出來,挑這些並不大的貝類的肉並不難,只是張凡虎想留著這幾個好看的殼而已,雖然手中在剝奪者條條小生命,但心中卻想著族人們將來的生活,尤其是智靈等幾個小孩子看見這些從沒有見過的美麗貝殼的開心樣子。
當把海螺、海貝的肉挑出、洗淨並曬好後,沙灘上被曬著的海兔也死去了,但張凡虎還是得小心地取出它的內臟,他可不敢忘記那些毒素的破壞力,雖然對人類來說不致命,但是如果把傷口感染那在這個缺少藥物的海邊就不好操作了。
躺在吊床上上的張凡虎吃了個椰子,啃了拳頭大小弟一塊斑馬肉,這頓遲到的午餐總共耗時不到二十分鐘,張凡虎就下床又往紅樹林走去了。他可沒有忘記還沒有帶走的寶貝,在紅樹林邊緣,他折了一捆紅樹幹、根,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