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隆�
樊武:前漢大將樊噲後人,原在十常侍蹇碩手下效力,官大祿高。可是他身上流著樊噲好戰的血液,不甘寂寞。後來投入孫燦帳下。
作品相關 上架通知!
更新時間:2007…7…18 2:13:00 本章字數:231
本書決定要上架了,大家要BS就BS吧!(反正天豪皮厚)
說實話我知道我的文筆功夫不行,能有今日的成就,都是眾書友們頂出來的。我也沒有辦法,我是學理科的,文筆相對就要差好多,勿怪!
本來打算考完試後在上架的,不過由於編輯大人說強推後上架是最佳時機,當時腦袋一熱就同意了。
上架期間,我一定保證質量,另外VIP夠六萬字時一定儘快解禁,感謝那些對本書提出建議的朋友。
有經濟的朋友就幫幫忙,訂閱訂閱。
天豪我由衷的感謝。
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
更新時間:2007…7…18 2:13:00 本章字數:3366
徐晃是曹操的五大良將之一,但一個“徐晃應聲而出,戰二十餘合,敗歸本陣”讓他已趨完美的形象蒙上了一層很難抹去的陰影。
徐晃和張遼同為曹操手下外姓武將中最有能為的大將,但不知道為什麼三國遊戲裡徐晃各項數值都比張遼稍低一點,難道張遼真樣樣比徐晃強?至少三國裡徐晃對曹操獻策大大多於張遼,在武將之中我也未發現誰比徐晃的智謀記載更多。
而徐晃最有爭議的恐怕要算他的武力了,演義裡他既能跟許楮戰50合不分勝負,在樊城大戰受了箭傷已快痊癒的關羽80合還站了上風,然而他在顏良手下只走了20回合,這讓他似乎判若兩人。
三國志裡的徐晃,自從投靠曹操後,履立戰功,以勇猛和治軍嚴厲著稱,在官渡之戰前從軍破顏良,率軍擊殺河北名將之首文丑。
文丑在演義裡不到十合就擊敗公孫攢,是三國裡有數的猛將之一,就是他碰到的對手是智計過人的曹操,中計後被徐晃率部擊殺於亂軍之中。至於徐晃和顏良交手的情況,除了一句“從軍破顏良”以外並未發現更多的記載,當時顏良率領袁紹大軍數萬做先鋒,而徐晃也參加了白馬之戰,徐晃和他對陣是很有可能的,顏良是河北名將,他打仗勇冠三軍,徐晃是不是被顏良擊敗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可以肯定的是他協同關羽斬了顏良並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當然武力是小說裡用來吸引讀者興趣的,和正史關係不是很大,帶有一定的主觀成分,但就依據三國演義來看徐晃仍然是曹操陣營中最勇猛的將領之一。徐晃的出場是很有氣勢的:奉回顧陣中曰“公明何在?”一將手持大斧,飛驟驊騮,只一合,斬催勇於馬下;隨後的李樂同樣被一合斬於馬下。三國裡被寫一合斬將的將領不多,除了趙雲張飛以外就很少有這印象了,甚至包括呂布關羽在內,後來救駕天子又和曹操的虎將許諸戰50回合,看到這裡當時我的心裡就認為徐晃以後一定會戰無不勝,可是後來他在顏良手下20合就敗了,再後來看到趙雲膽戰心驚,不敢迎敵,成了他武力上難以抹去的汙點,直到解樊城之圍時作者終於為徐晃恢復了一流猛將的本色,和武聖關羽大戰80合。
再看看徐晃的對手,關羽,張飛,趙雲,許諸,顏良,文丑,幾乎包含了大部分三國名將,交手名將之多僅次於許諸,而真正的敗仗也只有一次:“徐晃為什麼會20合敗於顏良”?徐晃武力太弱,和顏良相差很遠?
這明顯不成立,至少50合平許諸沒有幾個人能做到;而徐晃敗後的一句諸將慄然更否定了這一點,還有可能就是顏良很強,甚至比呂布還強,但是這種可能沒有機會證明了,顏良對關羽偷襲毫無防備,成全了三國裡不可一世的武聖關羽。
演義裡關羽是神話最大的人物,什麼溫酒斬華雄,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魂追呂蒙等全是虛構的,為了反襯關羽簡直不遺餘力。在那一戰裡他幫曹操解白馬之圍,是鐵定的主角,這自然就需要陪襯的配角,而宋憲,魏續這倆個人明顯不夠分量,需要一位名將,很不幸作者選中了參加了那一戰的徐晃,那次許諸沒有出戰也是出於同一原因,對比一下許楮與顏良,我想很多人都不會認為顏良強過虎痴,畢竟許楮是他筆下的虎將,怎麼也不能寫許諸敗於顏良吧。
而徐晃曾經平過許楮,這自然就該關羽出場了,羅先生就為讓關羽出採,斬顏良,誅文丑,造就了他幾竟天下無敵的神話。三國演義裡的大將的勇猛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