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世界各大國家的商品幾乎都有,中國貨也有,但大多是擺在最廉價的櫃檯裡,而且居多是中國最好的上海貨。這怎麼不使目睹這一切的中國人感到汗顏!

西歐諸國給考察團員留下的印象與感觸是極深刻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上的成就和管理方面的經驗,很值得借鑑。西德崇尚信譽,注重高效、優質的生產;英國恪守規矩;法國講究藝術;瑞士恬靜、富有;丹麥活躍興旺……不同的國度、不同的風俗,沿襲、發展著不同的經濟文化生活,塑造著不同的素養、性格。所見所聞是五光十色、紛繁複雜的,感觸最深的還是現代化科學技術與嚴密的經營管理帶來的高效率與高速度。

這次經濟考察活動,從5月1日進行到6月上旬,先後考察了西歐五六個國家,一路考察,一路議論,學其所長,避其所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活躍了思想,對中國改革開放的緊迫感更加直觀、更加強烈了。

國務院特區辦副主任,當時谷牧的秘書胡光寶與筆者談起這一次考察活動時,深有感觸地說:這次出訪,為後來緊抓不捨的”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開啟了思路,為創辦經濟特區以至沿海地區對外開放,提供了不少可借鑑的東西。

最高決策:中國創辦特區始末(5)

說幹就幹受谷牧委派的港澳經濟貿易考察組,在谷牧從西歐返回前幾天回到了北京。谷牧一進辦公室,就看到了該組寫的《港澳經濟考察報告》,報告反映了西歐考察團同樣的感受,字裡行間溢滿了改革開放的呼聲,提出把靠近港澳的廣東寶安、珠海劃成出口基地,力爭經三五年努力,把寶安等地建設成具有相當水平的對外生產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客人的遊覽區。當時*中央、國務院的主要領導人,在6月3日聽取了考察組的彙報,並作了指示:”總的同意“,要求”說幹就幹,把它辦起來“。

”快快開啟中國的大門!“世界在呼喚,中國在呼喚,形勢迫人,上下共識。寶安、珠海在行動,趕到頭裡的要算是我駐香港招商局。

香港招商局,是中國最早最大的輪船航運企業的一個分支機構,由李鴻章建立於1872年。本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國民黨政府將它改為國管,歸屬交通部,抗戰期間,中國招商總局曾遷至香港。1950年,國民黨設在香港的招商局,駕駛13艘商船起義,迴歸大陸。以後成為新中國交通部的駐港商業機構。

到了1979年1月6日,廣東省、交通部聯合向國務院報送了這樣一個檔案:《關於我駐香港招商局在廣東寶安建立工業區的報告》……先念副總理並國務院:

為了貫徹黨中央對交通部《關於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問題的請示》的批示:”立足港澳,依靠國內,面向海外,多種經營,工商結合,買賣結合“的方針,我駐香港招商局要求在廣東寶安縣鄰近的香港沿海地帶,建立一批與交通航運有關的工業企業。經我們共同研究,一致同意招商局在廣東寶安境內鄰近香港地區的地方建立工業區。

……這份報告引起了李先念副主席高度重視,立即與谷牧副總理作了認真研究,馬上決定將交通部部長彭德清、香港招商局副董事長袁庚兩位請來,當面商議這個報告。

遠在香港的袁庚,接到通知,趕忙登上了直飛北京的班機。

三、中南海決策直飛北京的銀燕從香港機場騰空而起,扶搖直上。

初春季節,海灣霧多,舷窗外一片茫茫。飛機在霧海中穿行、升騰。

招商局副董事長袁庚的心潮,隨著那機窗外的雲霧滾滾翻卷……衝破束縛見了黨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和谷牧副總理,該說些什麼呢?袁庚接觸招商局的工作還不到半年。開始是根據港澳工委的意見,交通部部長葉飛派外事局局長袁庚去香港招商局作調查研究。作了2個多月的調研後,袁庚代交通部黨組起草了一份《關於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問題致黨中央、國務院的請示》,提出”衝破束縛、放手大幹“的方案。這個請示報告是1978年10月9日送上去的,3天后,即10月12日,中央5位主要領導人全部圈閱同意,並作了重要批示。10月18日,袁庚奉命從交通部外事局調到了香港招商局工作。

一到招商局,袁庚不負重託,日夜奔忙,馬不停蹄,奮力為發展工廠企業招攬經營專案。根據國際市場需要,袁庚決意增設浮船塢,擴大船隻修造量;興建集裝箱碼頭,增加航運吞吐量。這就急需合適的地方,袁庚四處奔走,八方尋覓,終於看中了香港一個微型的小島,想把它買下來。一問價錢,不禁望而卻步了:把香港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