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若佔著蒲州城不走了,他們必定立即來找您的麻煩,但假設您棄城而去,隱入茫茫深山之中,找之不著,尋之不見,朝廷不可能放著闖王和西營八大王這麼明顯的目標不追擊,而來追您這股躲進了深山的義軍吧……”
其實他說這些,朱元璋都知道,他只是故意考考這個劉修道,沒想到他說的這一套深得朱元璋之心,不由得對他頗有點刮目相看:“你對朝廷的行事手段倒是挺明白的,你不是個普通的讀書人。”
劉修道揖道:“正是,晚生在城破之前,還是知州大人的幕僚,所以才有機會看到塘報。”
“哈哈,不錯!”朱元璋笑道:“有沒有興趣跟我走,做我的軍師!我可比那廢物知州要強得多,你做我的幕僚比做他的幕僚合算得多。”
“這個嘛……晚生家中有八十歲老母需要奉養……”
“行啦,別說這些胡話了!”朱元璋知道他的後面半句是“還有不滿兩歲的孩子”,出言制止道:“我知道你不會跟我走的,我乃區區流寇一名,你好好一個讀書人,沒必要跟著我去混東混西,哈哈哈……沒關係,你現在不想跟我走,過個幾年就會想跟我走了。”
劉修道老臉微紅。
朱元璋又笑道:“你勸我走,叫我找個山躲進去,那我來問你,這附近有什麼山躲得進我這八千人?”
“中條山!”劉修道伸手向南一指,認真地道:“中條山,在蒲州東南十五里,首起蒲州,尾接太行,南跨芮城、平陸,北連解州、安邑及臨晉、夏縣、聞喜之境……延長數百里,隨州郡而異名,一名中條山,一名首陽山,又有蒲山、歷山、薄山、襄山、甘棗山、渠瀦山、獨頭山、陑山、吳山之名。只要您帶軍入了此山,便可一直沿山而向東行,最終進入太行山的地界……太行山方圓八百里,高萬仞,一入太行,朝廷再也休想威脅到您一根毫毛。”
“不錯不錯,幫我把幾年後的事都想了呢……太行山,好像是個很不錯的去處。”朱元璋順著他的話走下來:“你應該知道,我白水朱八的根據地本來是黃龍山,但是最近黃龍山不太平,我被逼竄了出來……看來去太行山扎個寨子倒是條出路。”
劉修道見說動了他,臉上頓時現出喜色。
朱元璋伸了伸手道:“拿來吧!”
“什麼?”
“把富商們送我的銀錢和藥物拿來……你身上應該帶著清單吧,我看看究竟有多少,哪家哪戶分別給了我多少。如果數目滿意,我立即拍拍屁股走人。”
劉修道喜不自勝,能送走這瘟神的話,他就是立大功呢。他趕緊上前一步,雙手遞上來一個紅色的信封,裡面有張白紙,上面寫滿了人名,後面則寫著那個人送了多少銀錢和藥物。
這玩意兒在中國古代就叫做“禮單”,是有喜事的時候,客人送給主人的禮物必須附帶的東西,讓主人一眼就能知道禮物都有些啥,就和現代的人結婚時,客人送的紅包上要寫個名字是差不多的道理。
朱元璋把禮單放到桌子上,與自己統計的那張紙並排放到一起,面無表情地看了起來。
劉修道站在堂中,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朱元璋的表情,想從他的臉上看出來這份禮物究竟合不合朱元璋的心意,如果朱元璋嫌少,他袖子裡還揣著第二張禮單,可以掏出來再作補救。
朱元璋細細的看,臉上的表情居然一動不動,絲毫沒有為那些個什麼五百兩,一千兩之類的字眼所動搖,劉修道看著他沉著不動的表情,心裡忐忑了起來:這白水朱八好強的定力,普通人看到禮單,要麼就是笑得合不上嘴,要不就是嫌少表現在臉上,哪有他這種看到這麼多錢仍然面不改色的?這人別的不說,光是這份養氣功能,就十分了得。咱們蒲州的知州葛文大人比起他來,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遠。
過了好一陣子,朱元璋才終於開口了,他臉上還是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動了動嘴:“這個城西武員外給的錢數目不對……”
“哦?少了?”劉修道手心一緊,捏了捏袖子裡的第二份禮單。
朱元璋道:“他家的田地並不多,商輔也沒幾個,用不著給我送一千兩這麼多,退給他五百兩,你幫我轉告他一句,不要打腫臉充胖子。有多大的頭,戴多大的帽子,不要因為怕我就把家裡的東西全都塞在我手上,我沒想要他的命。”
“嚇?”劉修道大吃一驚。
沒等劉修道的驚訝平復,朱元璋又道:“這個城南的鐵員外,他是鐵公雞不成?家裡良田千畝,還開著米行和油鋪,據說他還有倒騰私鹽,居然只給我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