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2部分

年中世尊參悟妙法,費盡心思與道門不斷爭鬥,卻是已經失去了平常心。

君不見教祖張道陵等人皆已經踏入輪迴潛修,關於道教的事情早就不管不問。

道教也好,佛教也罷,都只是其一種法的演化,佛法才是根本,教派其次。

只是這些年世尊走錯了路,耽擱了不少歲月,如今忽然堪破,卻是已經有了成仙的資格。

“哎!我輩修行中人,前路艱險,和尚只是有緣得老聃講道,尹喜卻是老聃的親傳弟子,不能比啊!中土人傑無數,就算後起之秀張道陵憑空開創教派,道行也不弱於我。”世尊面色祥和:“只待這次斬去最後一尊法身,便可成就大道,日後禪宗入大乘,只希望道友不要被佛門迷了本性,步了和尚的後塵。”

觀自在聞言凜然,對著世尊恭敬一禮:“多謝道友點化。”

別看世尊沒有說什麼妙訣,到了觀自在這種境界,已經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妙訣之類反而沒有那麼重要。世尊雖然說得輕描淡寫,但卻是金石之言,修行的關隘所在。

“法師既然不知機緣,不如隨我走一遭如何?”張百仁笑著道。

“善哉,和尚也是人族的一份子,雖然修為暫且破關,無法大動干戈,但卻也理應為人族出一份力量。”世尊笑著點點頭。

三人一路向著那鬼門關而去,世尊腳踏祥雲,忽然開口道:“有件事,不知當不當說。”

“法師但講無妨。”張百仁笑容溫和。

“都督的心境似乎出現了大問題。”世尊看著張百仁花白的髮絲。

“法師何以教我?”張百仁一愣,隨即面色凝重起來,對著世尊恭敬一禮。

心境是眼下張百仁的心頭之患。

“哈哈哈,哈哈哈!”世尊笑著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張百仁聞言一愣,忽然頓住了的腳步,一雙眼睛看著世尊,眼中露出了所有所思之色,只是卻抓不住重點。

張百仁終究修行年月太短,與世尊這等高手比起來,底蘊積累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都督且聽歌訣: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世尊利用了五祖的歌訣點化張百仁。

張百仁聞言站定,眼中露出思索之色,眼見著天邊日頭逐漸西斜,無盡惡鬼歡呼咆哮,才驀然一嘆:“虧得我還經常唸叨這句歌訣,自己卻是遲遲不能參悟明白。”

遠方道門眾位高真看著天邊落日,再看看暴漲千丈的陰氣光柱,急得焦頭爛額,但卻不敢說些什麼,只能遙遙的在遠處看著。

“五祖大智慧!”張百仁周身花白相間的頭髮竟然瞬間化作青絲,本來中年的面孔亦返老還童逆生長,恢復了十八歲的面孔。

“哈哈哈,都督果然是個妙人,有大智慧!”世尊笑著道。

“這個情在下領了。”張百仁眼中露出了一抹感慨,掃過遠處的道門眾位高真,隨即冷冷一哼:“這些老傢伙,未必不知此中關竅,但卻遲遲不肯告訴我,卻是巴不得我踏入天人大道,再也不插手人世間的事情。”

一邊觀自在此時露出若有所思之色,背後身形模糊,似乎有人影搖曳,沒入了三尊金身之中。

“都督是踏入了知見障,算不得人情。”世尊搖搖頭,如今世尊與往日確實是不一樣。

張百仁搖搖頭:“人在其中,不見其障。若無法師點化,我怕這輩子都無法窺破此障礙,也許下一秒就能參悟,誰能說得準呢?”

你倒是三人在此打什麼啞謎?

其實心如明鏡,不論是天人心境也好,還是凡俗心境也罷,都是那明鏡上的塵埃,遮掩了自己的本心!任憑你天人、凡心,我只需遵從本心,其餘的管那麼多作甚?

如此一來,自然不存在什麼天人問題,更不存在羽化天人與墜入凡塵,只不過是張百仁的行事方式會被誅仙四劍影響罷了。

說起來簡單,但要參悟其中關竅,何其難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世尊與張百仁都是苦命的人,世尊苦苦爭鬥數百年,方才在今日一朝參悟妙境,可見修行想要前進每一步,都要付出何等的艱辛。

世尊欲要藉助張百仁尋找機緣,自然不吝嗇指點張百仁。

遠方

道門眾位高真俱都是變了顏色,張衡雙拳在袖子裡緊緊握住:“本想著日後關鍵時刻賣人情,不曾想居然被這和尚壞了算計。”

此時張百仁心境已經蛻變,手中拿出一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