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既然有‘自用’一說,對應也就可以售賣出去‘他用’,這一進項眼看就能成了!他黎江也讀完了《千字文》,識得幾個字、寫得兩筆雞爪刨出來似的字,自然知道紙的價值。

只要不是戰亂時候,紙就不用愁賣,只要能造出足夠多的紙拿出去賣……“好!我保準把剩下的紙料都抄出來,讓你們三兄弟練字練個夠!”

黎池並不知道黎江心裡萌發了‘造紙賺大錢’的念頭,不過也無礙,等家中緩過去後再過些時間,他們兄弟、至少他自己估摸也已考出個結果來了,到時名聲在身,也能消解他沒能賺大錢的遺憾了。

“那就多謝江哥哥了,等河哥哥他們回來之後,肯定得高興得蹦起來!”

“哈哈,我們兄弟間扯得清應該是誰謝誰嗎?兄弟嘛,就要互相扶持、互相幫助!”

黎池從善如流地收回道謝的話。心中暗想,大堂哥到底是大哥,小時候還有些衝動急躁,可越長大就越有大哥樣了:爽朗豁達、愛護兄弟、孝順長輩,給弟弟們樹立了個不錯的榜樣。

可於他這個三觀已養成的老黃瓜來說,卻是不能重新懷有大堂哥那樣的赤子熱情了。

稍晚些時候,黎河和黎湖砍柴回來了,看到滿院的紙張果然非常高興,接過黎江給他們的紙就立即回屋寫字去了。

雖然兩人寫出來的字和堂弟黎江的,有著天差地別,可他們近來在青石板上練的兩個月的字也沒白練,至少他們寫字能寫得橫平豎直,比一般蒙童寫的字還要稍微好點。

天將黑時,下地歸來的大人們也知道後,都喜笑顏開、高興不已。

黎鏢一雙結滿老繭的手,輕輕摩挲著潔白的紙面,神情和語氣都難掩激動,“這可是紙啊,讀書人寫字用的紙,竟被我們造了出來……”

袁氏從老伴手裡抽出來一張紙來回翻看,“讀書人的紙怎麼了?我們大河、大海和小池子,還不是讀書人了怎麼的?要不是小池子書讀得多,我們誰造得出這紙來,所以還是多虧了小池子會讀書。”

黎棋如同過去四年裡那樣——時不時地就說些籠絡人心的話,比如:小池子讀書後是要回報這個家的。我們把小池子供出去是使了大力的,他以後再怎麼也要對我們好……

“小池子能指導他江哥哥造出紙來,可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是我們全家人的功勞!要不是大哥愛惜侄子,我們全家又省吃儉用地供他讀書,以及要不是大江這幾天忙上忙下,難不成他一個人能造出紙來?”

黎池微笑地聽著他爹的話,暗想要不是他爹長年累月地替他說了這些話,那他就要親自上陣了。

不過幸好,他讀書帶來的效益現在就已經開始有所體現,再過些時候就不用再刻意地去說這些漂亮話了,事實會有最好的體現――供他讀書是值得的、並不虧。

“是啊,爹說的很對。小池子可不敢認為能造出紙來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我能有今天、甚至以後或許會有更大的成就,都離不開這個家對我的付出和幫助。”黎池也像以往每次一樣,和他爹黎棋配合默契地附和道。

黎橋也哈哈笑道:“哈哈,小池子到底是讀書人,就是會說話!大伯對你的幫助是有的,卻不及整個家對你的培養,大伯不求你怎麼報答我,只要你以後不忘記這個家就好。”

“當然,小池子決不會忘記!”

一家人又其樂融融地說了好一會兒趕場軲轆話,再才先後散開去洗漱後進屋睡覺,一家人一夜好夢。

待到黎池兩天後休沐時,他和黎江、以及參與熱情高漲的黎江和黎湖,一行四兄弟,就去了前山找“紙藥水”的配料。

等四人漫山遍野找了半天,吃了半肚子的野果後,才在前山的一個小山溝裡找到一種合適的原料——黃蜀葵。

四人撐起衣襬各自採摘了一兜的黃蜀

葵梗葉,然後打道回家。

到家後,黎池將黃蜀葵梗葉洗淨搗碎,再用麻布包住,隨後將其放進紙漿裡晃盪淘洗。隨時觀察紙漿的反應,再酌情往裡加量,直至紙漿中被翻攪起來的麻絮沉澱的速度,明顯減慢為止。

黎池他們趕在天黑前抄出了十幾張紙,不出所料,‘紙藥水’的效果明顯。

加入‘紙藥水’後,紙漿中的麻絮懸浮於漿液中,不僅省去了頻繁攪拌紙漿的麻煩,還使抄紙動作更加簡便。以前需多次晃盪使麻絮均勻地鋪平、以免紙張各部分厚薄不均,現在紙漿中麻絮均勻懸浮,只需將紙模具沉進去再抬起即可,速度提升了有兩倍不止。

家中白日裡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