緞,近代海盜使用羊皮紙,現在科技社會居然用黃金。
這說明什麼?
說明時代在前進,技術在發展,觀念在進步。
用黃金打造藏寶圖,一看就是高階大氣上檔次,還可以保證百年不腐蝕。
羅爾斯威夫斯基的的確確是個人才,這麼大一個藏寶箱,估計只有這個黃金藏寶圖,是最有價值的。
姜大鄴憑啥那麼肯定?
那是因為俄羅斯有太多的寶藏謎團尚未解開。
時代變遷,在高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這些寶藏說不定已經被發現了,只不過知情者一直秘而不宣,或者是找了個地方重新隱藏了起來。
羅爾斯威夫斯基如果知道了這麼一個寶藏,沒有理由不這麼做。
這個黃金打造的地圖和鑰匙,說不定就是為此而建造的。
18世紀初,彼得大帝頒佈了一道保護珍寶的專項命令,要求國人不準隨便變賣室中的珍貴珠寶和首飾,在一定重量以上的鑽石和珠寶必須由皇家收購。
另外彼得大帝還在世界範圍內搜尋鑽石珠寶,很多小國得知他的心頭所好都把本國最好的珠寶親手獻上,希望因此得到庇護和福祉。
彼得大帝在自己居住的聖·彼得堡東宮內修建了一座神秘建築物,所有收集到的珠寶都被珍藏在裡面,世人稱之為鑽石庫。
如果世界上每個女人都愛鑽石,那麼最愛鑽石的女人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
她對鑽石的痴迷程度幾近瘋狂,每天都佩帶價值連城的鑽飾,而且花樣經常翻新。
大小官員於是都把進獻鑽石當成最直接的升官途徑。
一次女皇過生日,結果在收到的上萬件生日禮物中有超過一半是鑽石。
女皇的鑽石不僅鑲嵌成首飾,就連她日常用的東西都要鑲滿鑽石。
她有一本17世紀的《聖經》,銀製的封面上就鑲嵌了3017顆鑽石。
自彼得大帝開始,一直到沙俄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都視黃金珠寶如生命,只進不出。
可想而知,這些沙俄皇室的珍寶數量是有多麼的恐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沙皇立即下令把這些珍寶從東宮轉移到莫斯科克林姆林宮。
在轉移途中,由於走漏訊息有很大一部分珠寶流失。
據一種說法,大約75的零散鑽石和寶石流入民間。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俄國也流失了相當一部分珍寶,其中有號稱“天字第一號珠寶盒”的琥珀大廳。
它的價值不僅表現在財富的驚人集中,而且還是一件巴洛克藝術的傑作。
18世紀中葉,葉卡捷琳娜二世命令工匠對這座大廳進行裝修,琥珀室成為一個富麗堂皇的大廳,變成了琥珀廳。
1770年修飾最終完成時,大廳華麗得讓人眼花繚亂,565枝蠟燭照亮整個大廳,燭光灑在珠寶上流光四射,令人目眩神馳……。
1941年秋天,侵略蘇聯的德軍佔領了原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皇宮。
希特勒下令將琥珀大廳拆散,把它們裝入27個柳條箱運回德國,安放克羅列維茨市(今加里寧格勒)。
1943年,戰局急轉直下,琥珀廳又被德國人拆卸裝箱,分別藏在條頓騎士城堡和附近的防空洞裡。
1944年8月,盟軍轟炸克羅列維茨市,將條頓騎士城堡夷為平地,然後被蘇軍重新佔領。
從此,琥珀廳下落不明。
現在無數的尋寶人在找尋琥珀大廳,但至今仍沒有訊息。
另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列寧領導的紅軍和末代沙皇之間的內戰,也導致了皇室寶庫中大部分的寶物被掠奪或者離奇失蹤。
這些寶物的價值,很難用金錢來計算,據傳說在貝加爾湖中有著一批屬於末代沙皇的財產,其數量總共有1600多噸黃金,以及大批次的古董和珠寶。
以上敘述的財富都只能說是皇室財產的一部分。
沙俄自建國以來,他們的國家一直都不是最強的,但是他們的皇室財富卻總能夠名列前茅。
羅爾斯威夫斯基描繪的這幅黃金地圖,有可能就是歷史失蹤的寶藏之一。
也有可能是希特勒寶庫的隱藏之地。
更有可能是他們這些人搜刮財富的隱藏之地。
不管是哪一種可能,他能夠把這藏寶圖隨身隱匿收藏,都說明這批財富肯定價值不小。
羅爾斯威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