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不要想,儘可能把心置入一無所有的境地,在極度的沉靜中,可產生意想不到的大智慧。睡覺是身體的休息,靜心是心的休息,只有在身體和心理都獲得更新及舒適的情況下,才能有創作的源泉。
當你在獨處時,才能和自己的心靈對話,並獲得身心靈的釋放,把身外的煩囂嘈雜皆拋諸腦後,如此才可獲得真正的安靜。
心靈平靜的人一般皆具有大智慧,所謂〃寧靜以致遠〃,現代人應學習如何放鬆心情,在最少的壓力下,獲得最大的成就。我記得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靜坐片刻還真我〃,在忙碌中偶爾靜坐一下,可以緩和緊張的情緒,讓工作更有效率。
蘇格蘭歷史學家克萊爾曾說:〃寂靜是形成一切偉大事業的基本要素〃,我們應該常常給自己有獨處及沉思的時刻,而〃身動心靜〃也是一種養生之道。
要如何在混亂中摸索出一條清明之路,考驗著每個人的智慧,而唯有懂得何時該動、何時該靜的智慧才是真智慧,所謂:〃動如脫兔,靜如處子〃,動靜之間好比一個人的心靈拔河。可以每天給予自己幾分鐘獨處時間,把心靈好好的予以熨平與撫慰,因為,靜能使人洞徹世事,忙碌只會使人更加的混亂。
卷二 知足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所以憂樂悲喜有時候是很難分辨的;老子的〃禍福倚伏〃,還有中國人最常掛在嘴邊的〃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都是說明很多事情必須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失去的有時並非真正的失去,得到的是否就是真正的獲得呢?
基督教有一個根本的思想〃沒有蒙難,就不會有復活〃和易經的〃否極泰來〃其實有著相通的意念,若〃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生活中有許多事,有時必須用另外一個角度去看。
得失之間,實在難以鬥計,也無法丈量,大概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之際,海明威努力的磨練自己的寫作技巧,苦心孤詣的專心寫作,不幸的是,他卻遺失了放著所有手稿的手提箱,其中有許多故事是他夜以繼日、嘔心瀝血之作,字字珠璣,他一直計劃將這些故事集結成冊。遺失了手稿,使得海明威身心備受打擊,因為,他無法想像自己必須重寫這些作品,他所能想到的只是這幾個月以來,埋首寫作的艱辛,而這一切都將付諸流水。
當他向詩人龐德悲悼他的痛心時,龐德卻稱之為天降好運,龐德向海明威保證,他將重寫這些故事,而且會寫得比過去更好,所以毋須害怕,因為最好的題材還是會出現。於是,海明威不再執著於遺失手稿的框框裡打轉,而讓自己有機會重寫這些故事,日後併成為美國文學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所謂〃得之應得,失之所失〃,如果能不執著於表象,而用另外一個角度來冷眼看人生,那麼得失之間就很難在短時間立即判斷,因為,所有的問題都潛藏著〃機會〃。有了積極的態度,在面對挫敗時,才能用〃逆向思考〃的方式來透視人生,即使是遇到最壞的狀況時,也不要忘了,人生處處藏著陷阱和機會。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遇到得意之事時,別高興得太早;碰到不如意的事,也別急著難過,因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多點童心,少一點世故
能擁有赤子之心的人,才能永保年輕。
很多人在社會上打滾久了,身上多了世故卻少了天真;處心積慮久了,臉上的表情也變得複雜起來了。雖然,人不可貌相,但是〃相由心生〃,人的容貌還是操之在己,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長相負責。
人的容貌除了五官之外,氣質和神韻才是一個人真正的精神內在的表現,心機狡詐之人絕無可親的相貌;反之,具有赤子之心的人其容貌一定是清楚明朗。還有眼睛是不會騙人的,看一個人,從他的眼睛看起,內心不安定的人,眼睛一定是閃爍不定,〃眼睛是靈魂之窗〃,所以,擁有天真美善之心的人,他的眼睛一定是清澈明亮的。
擁有童稚之心,說起來很簡單,實行起來卻是不容易,就好像世界上的道理一樣,聽起十分簡單,做起來卻十分的困難。但是,凡事存乎一心,若能從心開始,複雜就趨向簡單,簡單就趨向清澈。從世故到天真和從天真到世故,其實是一體兩面,就好像黑夜和白天,只有放下世故複雜面貌,才能迴歸天真的本質。
有位作家說:一個人到了三十歲,飽受生活的滄桑,就會僵化、蒼老了,而佛又是怎麼樣讓自己像個赤子呢?我們可不可以在心靈和形貌上保持像童子一樣呢?他說,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