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打得山頂陣地碎石、爛泥和著屍塊往天上亂跳……這哪裡是槍嘛,明明就是機關炮!聽說這子彈歷害到只要一發就可以將目標攔腰打成兩截,所以這越鬼子哪裡會受得了,霎時就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只能死死地趴在山頂陣地上不敢動彈半分。
趴在山頂陣地上不動彈這點是對的……畢竟兩高地間有一個高度差,而且高shè機槍還是躲在暗堡中透過shè擊孔往外打,shè角有限,很難打到那些趴著不動的目標。
但是……對的並不代表有效,因為我們早就躲在山頂陣地的五十米線內,於是隨著我一聲令下,手榴彈就一枚接著一枚的往山頂陣地上投。
這下那些趴在山頂陣地上的越鬼子可就苦了……起身逃跑,那頭頂上呼嘯著全是子彈。不逃……就只有眼睜睜的看著手榴彈在附近冒著青煙而無能為力。
現在他們似乎就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被機槍打死,要麼被手榴彈炸死……
顯然大多數人還是選擇拼死一搏,於是爬起身來就以低姿後退……匍匐後退肯定是來不及了,因為手榴彈的爆炸時間只有短短的幾秒。
但是就像我們能想像的,正有一排排子彈在上頭等著他們,於是一個可怖的畫面就出現了……那些越軍就像是被寶刀切斷的豆腐一樣“嘩嘩譁”的斷成了兩截,有些更是因為貓著腰逃所以被打成了碎塊。
好在我們投上去的手榴彈很快就炸開了,那爆出的青煙和水汽恰恰擋住了這令人作嘔的一幕。只是……被手榴彈掀起的鮮血和屍塊還是掉到我們身邊到處都是。
這對於我們來說還算不了什麼,更恐怖的我們都見過……但對那些新兵來講卻是難以接受了。後來我聽說……當時絕大多數的新兵都在按照命令看我們怎麼打仗……
其實,與其說是看我們怎麼打仗,還不如說是他們不相信我們僅憑十幾個人就能將那些戰力強悍的越軍打下去。既然不相信我們能擊敗越軍,那可想而之越軍接下來就會對躲在戰壕中的他們發起進攻,所以他們這是做好迎接越軍的進攻的準備呢!
只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看到的並不是越軍擊敗我們,而是越軍在我軍火力下可怖的死狀……沒有心理準備的他們十個有八個都在戰壕裡埋頭大吐,以至於戰鬥都過去了好一陣子他們還沒有恢復過來。
戰爭就是這樣,人的命就是這麼不值錢,幾發子彈就能把一個活生生的人打成爛泥……這才是戰士們真正無法適應無法接受的,因為這跟和平時代的生命觀反差實在太大了。
但這卻是新兵,而不是我們。
新兵有感嘆有嘔吐的理由,我們的心裡就只有裝著一個觀念:非生即死。
如果不想死……就只有殺死敵人。
敵人還沒死光,敵人還沒有撤退……所以我們的任務還沒完成。
在手榴彈爆炸後的下一秒,我們就從隱身處一躍而起衝向了山頂陣地……我沒有給手下的戰士下命令,事實上,這時因為手榴彈的爆炸聲就算我下令他們也聽不見。換句話說,這完全靠的是互相之間的默契,或者說是這麼多場仗打下來的習慣。
這種默契還不僅僅是休現在我們這個排的戰士之間,393高地的戰士們也在我們往上衝的同時做出了相應的反應:迫擊炮停止了轟炸,衝鋒槍、機槍也由連發改變點shè並抬高了shè角。
很顯然,這一系列的動作並不是靠指揮官的命令就可以完成的,因為它們幾乎就發生在同一時間,任何一個步驟只要慢上幾秒就很有可能造成誤傷……比如在我們衝鋒的時候迫擊炮再多打上一發,或者子彈散shè面積很大的ak47再多打一梭子。
這要是都得等羅連長下令……一來羅連長也指揮不過來,二來也根本來不急。
所以這些靠的就是戰士們互相之間的默契和配合……而這些默契和協同,都是我們在戰爭中一次又一次的付出鮮血和生命後才換來的。
不過正所謂外行看熱鬧,我想那些新兵也許根本就看不懂這其中的道理,只是一味的覺得這場仗讓老兵來打的話就怪輕鬆的,同樣也就是打一排子彈一排炮彈嘛……越鬼子莫名其妙的就屍橫遍野,莫名其妙的就被打了下去……
對於身為老兵的我們,卻很清楚下一步可能會有怎樣的危險,接著該怎麼做。
就比如說現在,我們就沒有一口氣衝上山頂陣地,而是先搶佔稜線,然後在稜線處再往另一面投上一排手榴彈這才衝了上去。
當我們衝上山頂陣地的時候……就見兩個排的越鬼子只剩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