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1部分

的走進了集裝箱。

我帶著營部及翻譯及幾個顧問最後走了進去……這些顧問裡包括陳依依和陳巧巧,這倒不是我特意安排的,而是她們的工作性質本來就屬於顧問這一類的,而且在她們還常常要與參謀們商量著怎麼訓練怎麼制定訓練計劃,所以會分配到營部也是理所當然的。

集裝箱很快就從外面關上了,而且還從外面上了鎖,霎時就有一種壓抑感和危機感,就好像自己的生命已經交到別人手上而自己卻無能為力一樣。

這時我感覺到身邊有個人握著我的手並往我身上靠了靠……是陳依依!我很快就意識到這一點,因為我在 第 452 章 裝箱裡打手電筒並不在禁止範圍內,因為光線不會外露。

這時我才驚奇的發現陳依依就在我對面,而握著我的手的卻是陳巧巧……

正文 第 453 章 貨輪

ps:今晚 第 453 章 ,但無奈有大量的資料要去查,去驗證……書友們應該也可以看得出來,這裡頭有許多東西都是真實發生過或是以事實為基礎的,比如前幾時寫的會議,其實就是801會議。也正是因為要查大量的資料,所以士兵碼字速度沒法快,但我的優點就是能堅持,所以這麼久以來一直是每天兩章,從沒斷更過,士兵往後也會盡量堅持!再次感謝書友們的支援!

我們所在的集裝箱很快就被吊上了貨輪,然後隨著幾聲低沉而又冗長的汽笛聲,貨輪就駛出了碼頭。

在這期間我們都沒有說話,也沒有任何動作,只是靜靜地坐在集箱裡等著……我得到的命令是,除非的有人來為我們開門,否則不許發出任何聲音。

這個命令當然是有道理的,因為集裝箱在運輸的時候裡頭髮出任何叫聲都會引起港口工作人員的懷疑……他們當然不知道這裡頭裝的是人,而且還是全副武裝的部隊。他們要是起了疑心而要求“解救”或是檢查裡頭的貨物的話,那我們就沒有什麼保密性可言了。

但雖然知道這一點,真正要做到卻是不容易……特別是集裝箱在被吊起時搖搖晃晃的就像要掉下去一樣……好在我們都是從戰場上走過來的人,所以也都能忍著沒有發出任何聲響。於是所有的一切就有驚無險的按照計劃順利進行著。

一個多小時後,集裝箱外才傳來一陣“鏗鏗鏘鏘”的開鎖聲……接著我們總算是重見天日了。雖然見到的“天日”也是滿天星星。

“楊營長!”集裝箱口一名戴著軍帽披著大衣,手裡拿著一個鎖頭的中年人朝裡頭叫著。

“我是!”我走了上前與這中年人握了握手。

“我叫李明和!”中年人自我介紹道:“是這艘貨輪的船長,上級命令我配合你們的工作!有什麼要求儘管提!”

“謝謝!”

“你們睡覺的地方……”船長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因為我們這是貨輪,床位不多……就只好委屈同志們繼續住在這集裝箱裡了!”

“沒問題!”

“同志們辛苦了!”船長嘆了一口氣:“你看……你們這在戰場上要跟敵人拼命,還要睡這樣的地方……”

“同志!”我打斷船長的話道:“不要緊的!這集裝箱至少還遮風擋雨的,可比戰場上要好得多呢!”

船長滿臉感動的點了點頭,再次握了握我的手又交待了幾句後就離開了。

這時代的人或許大多都這樣吧,對軍人特別是上過戰場的軍人都有種發自內心的崇敬。就像我們從戰場回來時看到的那樣……一堆又一堆的百姓衝著我們歡呼、叫喊、握手……

也正是因為這樣,在昆明才會有了一種不成文的規定:軍人看電影、坐車不用買票。只是這後來反倒養成了軍隊中的一種不正之風。

這如果是到了現代……我想就有許多80後、90後的就會想……當兵的嘛,不就是打仗用的,如果這點苦都受不了,那國家養你們幹嘛?

這話說的是容易,但如果換位思考下……國家給的那點津貼,讓他們去當兵。讓他們上戰場打仗,他們願意嗎?!

“營長!”當我走回到集裝箱的時候,趙敬平就問道:“現在可以跟我們說說……這是要執行什麼任務了吧!”

“嗯!”我點了點頭,然後就把名連的幹部都召集到我所在的這個集裝箱來。

“情況是這樣的!”我說:“我們這次去的……不是越南,而是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戰士們聞言不由一愣:“那是啥地方?”

見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