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內燃機研究的人員找來。
我是將主意打到了內燃機上面。
龍族沒有真正的騎兵,追不上敵人,讓我們在擁有騎兵的敵人面前顯得很被動,所以我想,只要能夠研究出體積較小的內燃機,再製造出汽車,騎兵的速度優勢就蕩然無存,那時,再加上龍族強大的熱火器,就足以打垮敵人。
然而,我註定要失望了。
內燃機的研製,遭到的困難遠比我想象的要大。
不是說知道內燃機的原理與結構,就可以造出內燃機來了,問題很多。
首先是加工精度,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原始的車床,但是精度遠遠不夠高,所以,就是最最基本的汽缸活塞都很難達到要求,廢品高達百分之九十幾;第二個是材料,雖然我們已經有了高碳鋼,但是,更多的合金鋼還沒有研製成功,由於內燃機對材料的要求比較高,而且不同部位的材料要求也不同,所以現在材料也不能滿足;第三個就是燃料了,前兩者雖然麻煩,但是勉強還是能解決的,但是燃料問題始終是大問題,如果直接用沼氣,壓力不夠大且不穩定,而且機器不能移動,用壓縮液化沼氣,居然也遇到前面的問題,加工精度不夠,所以製造的壓縮機屢屢失敗,看來,還是要找到石油。
所以,現在製造出來的內燃機不是沒有,而是水平很低,只能用於抽水鼓風等要求不太高的固定場合,要真正走向實用,還有很長路要走。
聽完彙報,我長出一口氣,看來,我是要求太高了,這不是族人不努力,以目前的條件,以及他們的水平,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一個時代的機器水平,不可能超前整體科學水平太遠,雖然內燃機的結構原理很簡單,但是,卻牽涉到方方面面,就像一隻水桶,大部分木板達到高度沒用,需要所有的木板都達到高度,有一塊達不到就不行。
當然,人類的發明都是這樣,需要時間來慢慢成熟,最早的火車還跑不過馬,最早的計算機是個半層樓的龐然大物,每秒運算也只有五千次,還不如現代一隻計算器呢,只是我等不及了。
我忽然想到,看來,我以前的思路有問題。
我不願意製造蒸汽機,想一步到位製造內燃機,但是事實上,內燃機的製造條件還不怎麼具備。
但是,蒸汽機的製造就更加簡單了,而且,精度的要求也沒有這麼高,至於燃料,只要有煤甚至木柴就行,看來,我還是走了彎路,要是我早一點就來製造蒸汽機,說不定現在龍族的文明水平要大大超過現在。
再者,有了內燃機,蒸汽機也不是沒有作用,尤其是大型內燃機沒有出現之前,無論是大型船舶還是火車,蒸汽機都是無法替代的。
有了思路,這就好辦了,馬上傳令,按照我提供的思路,全力研製蒸汽機。
…
訂閱慘淡,適當加快進度,但是不會爛尾。!~!
..
二十一,大軍迴歸,火車爆炸
二十一,大軍迴歸,火車爆炸
二十一,大軍迴歸。火車爆炸
在沒有更好辦法對付騎兵之前,至於智慧那邊,只好派人前去傳信,暫時對匈奴取守勢,在險要地區修築堡壘,同時,用烽火傳遞資訊。
當然,如果按照秦始皇辦法,修建長城自然效果更好,但是我不是秦始皇,我不想讓龍族的疆域限於長城以內,而一條長城,會讓一個民族不思進取。
最好的辦法是暫時修建難以攻克的堅強堡壘,這樣,即使匈奴騎兵越過空隙,襲擊我們的後方,但是,他們的歸路也很容易被我們切斷,讓他們不敢肆無忌憚地深入,這樣就夠了,畢竟。現在我們的後方並沒有什麼重要的東西。
當然,另外一個事情也提上了議事日程,那就是鐵路的建設,現在龍族的勢力範圍已經擴大到大半個中國,再要靠普通船隻與水牛運輸人力與物資就顯得力不從心了,所以,輪船與火車需要儘早問世。
所以,我立刻下令,調動所有技術力量,集中研製火車與輪船。
好在在此以前,軋鋼機已經研製成功,而且已經成功的軋製出了鐵軌,並在礦山應用,至少,跑礦車是沒有問題的,下一步只是要將其用於鋪設鐵路。
當然,現階段鋪設鐵路主要還是在北方,一方面,北方面積廣大,如果用鐵路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南方多山地丘陵河流,工程浩大,鐵路造價高,而且有船可替代,鐵路的需求也就沒有那麼迫切,而北方多平原。比較乾旱,地基質量高,河網少,建造鐵路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