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了訊息,所以那些事先毫不知情的以四五千元的單價售出房子的居民,見到買家僅僅兩三個月後就賺了一倍多的利潤,都追悔莫及。
方揚前世在榕城呆了三年多,對這個城市的變遷了如指掌。他至少知道四五處類似這樣的專案,都是政府突擊公告拆遷的。所以如果方揚能在第一次成功買到即將拆遷的舊房,那麼他完全可以放棄回遷新房,從而拿到最大化的貨幣補償,然後繼續投資類似的房產,這樣一來他的資產將在短時間內滾雪球般的擴大。
可惜洪光路舊城區在一個月後就將徵地拆遷,除非方揚現在能拿出五六十萬來全款購買一套小面積住宅,才有可能趕在公告出來之前完成房屋過戶。
然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四萬七在短短几天能變成五六十萬,饒是方揚胸中丘壑萬千,也是無法做到的。
方揚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眼看著一個最好的機會就擺在眼前,卻因為錢的問題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它溜走。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啊!
前世方揚錦衣玉食,從來不知道缺錢的感覺。重生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卻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的道理。想要是在前世,拿五六十萬出來還不是跟玩兒似的?當然以前世方揚的身份,卻也不屑於去賺這樣的錢。
雖然沒想出個頭緒來,但是方揚的睡意卻早已煙消雲散。
百無聊賴之下,方揚掏出了iphone4s手機,點開騰訊新聞客戶端漫無目的地瀏覽了起來。
在本地新聞的欄目中,榕城大專院校書畫大賽的訊息被放在了醒目的位置,想來是因為白巖大師親臨現場並且還當場收徒的緣故。
這篇通訊寫得相當不錯,尤其是加賽階段的緊張氣氛被渲染得淋漓盡致,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再配上經過剪輯的加賽階段影片,這條噱頭十足的新聞著實吸引了不少網友點選。而網友評論中,相當一部分人對賽前就發表了“獲獎感言”的嚴暉銘大加嘲諷。
“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頒獎的時候這貨往臺上一杵,活生生的一個巨大的杯具啊,哈哈……”
“主持人太不合格了,應該在賽後對他進行一個即時採訪,問問他此刻的感受。”
看了這些留言,方揚也忍不住會心一笑,對這個自我感覺超級良好的嚴社長,方大少那是半分好感都欠奉。
方揚的眼睛掃過手機螢幕,下方是“相關報道”欄目,上面絕大多數都是與白巖大師有關的新聞。而當方揚看到其中一條新聞時,腦海裡忽然靈光一閃,興奮得直接從床上坐了起來。
方揚背靠著牆壁,雙手抱著膝蓋沉思了起來。被他扔在一旁的手機,螢幕上還能看到那條前幾個月新聞的標題:
“華夏壽山石協會第八次年會在京舉行,白巖大師出席併發言。”
就是這條普通的新聞,讓方揚一下子想起了前世的一件小事。
大概在2011年,方揚從部隊回京辦事時,去看望自己白巖大師。
大師不但是著名的書法家、畫家,同時也是一位收藏大家。
在兩人閒聊時白巖大師講到了一件軼事,榕城的一位收藏愛好者在花鳥市場的一家小店內花四千塊錢買下的一塊品相普通的壽山石,在加工的時候由於雕刻師傅失手割掉了其中一角,才發現它其貌不揚的外表裡面,居然是極為罕見的“橘皮紅”,結果這位收藏愛好者轉手就賺了二十萬元。
白巖大師說起這件事情,當然不是因為這位愛好者小賺了一筆——他這樣的藝術大家,對待金錢的態度向來是雲淡風輕的。
他之所以聊起來,一是因為方揚剛從榕城回來,而這件事情剛好發生在榕城,二是那塊橘皮紅壽山石几經輾轉,被白巖大師的一個弟子得到,作為禮物孝敬給了他。大師對這塊極品壽山石也是愛不釋手,還親自出手雕刻了那方“怡然自得”的篆刻印章。
而這方印章,今晚大師給嚴教授以及寧巧倩的母親程素素寫字的時候都曾經使用過,所以方揚一見到新聞中“壽山石”的字樣,立刻就想起了這件事情。方揚也曾在白巖大師家中見過這塊壽山石原始狀態的照片,與印章完成後的樣子對比差異極大,當時方揚對造物的神奇也不禁嘖嘖稱奇。
當然,那時只是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如今卻讓方揚看到了賺錢的曙光。
算算時間,那塊壽山石應該還躺在花鳥市場那家小店裡明珠蒙塵,方揚把這當做了自己重生以來改變命運的第一個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