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6章 清洗爐?

的店,店名倒是口氣很大,叫做“宣德閣”,難不成裡面賣的都是宣德爐不成?方揚不禁一陣暗笑。

那幾個人正圍著門口櫥窗裡的一個香爐在品頭論足。其中一個老闆模樣的人在賣力地介紹著。另外幾人明顯是遊客打扮,其中有一位七十出頭穿著白色絲綢褂子的老者,看上去頗有些仙風道骨,他顯然是這幾個遊客中的為首者。

櫥窗的玻璃門已經被開啟了,老者正湊近了仔細觀看著香爐的細節。

那香爐直徑大約十一二公分,小巧玲瓏的。外表精光錚亮,在燈光的照射下甚至都有點晃眼睛。爐身為佛教典型的蓮花辨造型,兩耳為玉兔雙立耳型,下有三足鼎立,看上去外觀倒是挺漂亮的。

老者看了良久,才惋惜地對老闆說道:

“老闆,你這香爐是回流的吧?東西應該是真東西,可惜了……”

老闆看了看香爐,也露出了惋惜的神色,說道:

“老人家,您一看就是行家!這的確是個回流爐,不然我也可能只賣三萬塊了……”

老者微微搖了搖頭說道:

“這東西如果包漿沒有被破壞,別說三萬了,十萬塊我都不帶跟你講價的……”

柳馨瑤在一旁聽了,頓時感到一陣好,小聲地問道:

“方揚,什麼是回流爐啊?”

方揚盯著那個香爐看了很久,聽到柳馨瑤的問話,這才收回了目光,小聲地對她解釋道:

“回流爐就是早年因為各種原因流落到國外去的香爐,又被人透過一些渠道帶回來了。不過國外的文物保管理念和我們國內不同,人家注重恢復原貌,所以這些香爐流落出去之後,老外們都會用藥水洗去表面的包漿、氧化層以及銅鏽之類的東西,使它們變得金光錚亮的。

不過這樣一來,在國內的藏家眼中,這類香爐的價值自然就大打折扣了,而且經驗不夠的收藏者也會看不準香爐的真偽,不敢輕易出手,包括我們國內大部分專家也都是按氧化層和包漿之類的來分辨真假新老的。這些東西一洗掉,很多人也都看不準了……”

柳馨瑤聽了恍然大悟,她又看了看那個香爐,忍不住對方揚說道:

“我覺得這樣挺好看的啊!跟新的一樣,怎麼反而變不值錢了呢?”

那位老者似乎聽到了柳馨瑤的話,頓時有些不悅地說道:

“小姑娘,我們保護文物講究修舊如舊、保持原樣。如果都像這個香爐一樣恢復成新的了,那還有什麼歷史研究價值呢?”

方揚連忙說道:

“老先生,不好意思,我朋友她不懂收藏,隨口說說的,請不要介意。”

老者見方揚都這麼說了,也臉色稍霽說道:

“收藏這一行裡面,學問可多著呢!不懂的話就要少說多看,免得露怯……”

柳馨瑤只不過隨口一說,沒想到老者反應這麼大。不過人家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了,她也不能跟他一般見識。暗暗撇了撇嘴,柳馨瑤就準備離開,不過一看方揚卻沒有一點想要走的意思,只好也留了下來。

老闆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懂行的,仍然在做著努力:

“老人家,要不您再考慮一下?這爐絕對是真的,只不過是被清洗過而已,三萬塊的價格很實惠的……”

老者也有些不捨地看了看那香爐,最後還是堅定地搖了搖頭說道:

“爐是好爐,可惜被國外那些不懂行的人給破壞了……”

說完,老者就帶著自己的同伴搖頭離開了“宣德閣”。

老闆自然是一陣失望。

這時方揚突然說道:

“老闆,這個香爐能讓我看看嗎?”

“哦……禱可以!”老闆有些意興闌珊地說道。

櫥窗的玻璃門並沒有關上,所以老闆就站在一旁等待著。他的心中充滿了失望,這個香爐已經擺在那裡很久了,其中也遇到過幾個懂行的人,包括那個老者在內,可惜他們很快就都因為同樣一個原因而放棄了。

那就是這個香爐被清洗過,所有的包漿都被破壞了。

換句話說,即便這幾個懂行的人,其實也不敢保證香爐的真假。

包括老闆在內,別看他跟老者說得信誓旦旦的,其實他心中也沒底。

這個香爐是他從一個專門從事回流爐生意的倒爺手中買進來的,買的時候人家也跟他明說這就是一個回流爐,不久前透過一艘貨船帶回國內的。不過老闆看這東西品相還不錯,而且關鍵是價格便宜,人家只要兩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