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6部分

力量受到了制約,儘管所謂的中日安保條約在最大限度的保證日本免遭西洋的軍事威脅,但是對於日本這個曾以擊敗了俄羅斯而一躍成為強國的國家而言,此時,他們卻正在淪為中國的附庸,對於絕大多數日本人而言,這意味著屈辱。

重建一支軍隊,突破中日安保條約,可以說,這是日本朝野的一種聲音,只有少數人會對這一呼籲加以輕視,可是,無論是天皇或是政客,卻都不願意拿整個國家去冒險,駐守在日本的近四十萬中國近衛陸海軍形成的威懾,是任何一個理智的日本人無法忽視的。

在歐戰的訊息傳來之後,尤其是當中國的參戰的訊息傳到日本後,日本朝野更是一片沸騰,病重的元老井上馨更是寫信給天皇以及西元寺首相,要求日本參戰。

“歐戰!歐戰的打響,對於日本而言是一個機會,一個突破中日安保條約的機會,我們必須要抓住這一機遇,盡一切可能突破中日安保條約的限制”

日本參戰了,沒有任何疑問,但是參戰後的日本卻沒有派出自己的軍隊,僅僅只是象徵性的派出四艘老舊的巡洋艦,為中國的遠征軍船隊護航,至於派出陸軍,日本一直在猶豫著,一方面日本固然希望利用歐戰擴充軍隊,突破中日安保條約的六個師團的限制,而另一方面,他們卻擔心他們派出了軍隊,但卻沒能突破六個師團的限制。

“中國人擅長於各類yīn謀,在這一時刻,我們必要小心謹慎應對!”

身為首相的西元寺公望曾如此回答過閣員們的質疑,作為伊藤博文的得意門生,西元寺公望繼承了伊藤的自由主義思想,主張由眾議院多數黨組閣,稱為憲政之常道,而基在法國留學時受影響成為親歐美派,但受伊藤博文的思想影響其又務實的展lù出親華的亞洲派作風。

可以說,務實,一直都是西元寺公望的作風,對於國內西洋派而言,他是眾所周知的西洋派,而對於亞洲派而言,他又有亞洲主義的傾向,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在過去四年間,穩做首相之位。

而在歐戰之後,這位帝國元老重臣卻陷到一種矛盾中,一方面,他希望突破安保條約的限制,另一方面,他又擔心日本少的可憐的軍隊為中國所利用,而他的這種謹慎,卻只惹得兩派極為不滿。

無論是對於西洋派或是亞洲派而言,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急yù利用這一機會擴充日本陸海軍實力,從而增強日本的發言權,最終擺脫中國鉗制,在日本,恐怕只有少數親華派不贊同全面擴充軍力。

“就現在看來,參加戰爭或許是日本擴充軍力唯一的選擇!”

親自為首相倒了一杯茶後,原敬這位記者出身的內務大臣,看著若有所思的首相說道。

“可是,我們現在還不清楚中國人的準確態度,這只是中國人的初步想法,在沒有得到確認之前,盲動是極為不智的,八年前,日本之所以戰敗,就是因為我們太之所以相當然了,現在的日本,已經沒有了任何冒險的本錢!”

西元寺公望搖著頭,在過去的幾年間他之所以能穩座釣魚臺,正是因為凡事謹慎小心從事,在他看來,日本已經吃夠的盲動的虧。

“可是桂閣下也是同意派兵的!”

原敬輕聲提醒面前的首相。

在原敬提到桂首相的時候,西元寺公望卻是微微皺一下眉頭,在過去的十幾年間,日本首相之位,便是他和桂太郎兩的雙駕馬車。

明治三十四年五月十日,成立不到七個月的第四次伊藤博文內閣倒臺,這是日本政治史上第二個政黨內閣,閣員大部分也是立憲政友會的黨員。在伊藤堅持及多次進奏下,第一次桂太郎內閣誕生。

第一次桂太郎內閣是長命內閣,歷時五年有餘。其長命的原因,是因為日本需要應付日益惡化的日俄關係,更nòng出日俄戰爭,以及以後的中日衝突,而中日衝突,以日本戰敗宣告結束後,桂太郎內閣總辭,桂太郎在辭職時推薦西園寺組閣。結果第一次西園寺內閣誕生。桂園時代第一次政權交替也出現。

但桂太郎與西園寺合作並結下的盟約,貴族院是桂的勢力範圍,眾議院是西園寺的勢力範圍。但事實上,內務大臣原敬,卻在貴族院靜靜地進行活動。

西園寺內閣的中堅原敬,則開始對山縣系的人不客氣,他起用了一些非藩閥的帝大官僚,例如後來當上首相的若槻禮次郎、濱口雄幸等,也有chuáng次竹二郎等人。在對各府縣的知事,在“老朽淘汰、新進登用”的原則下,山縣系的被調走,換上一批親政友會的知事。

西園寺這樣做,引來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