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話卻不能明說,只有低下頭裝羞澀。
眾人見她臉頰緋紅,低著頭一副小媳婦的樣子,不由全都湊趣兩句,一時松鶴堂裡笑聲陣陣。又說了幾句,大太太、二太太還要去前頭招呼客人,便辭了雨瀾出去。雨瀾又陪著老太太說了幾句,老太太精神不濟,連打了幾個呵欠。雨瀾就道:“祖母累了,您歇著吧,我去五嬸嬸那裡看看成哥兒。”五太太的兒子還不到一歲,起名叫成哥兒。
臨走的時候,雨瀾從曉月手裡接過一個長長的烏木匣子,親手遞給蘇媽媽:“這是孫女的一點心意,老太太您先用著,用完了孫女再叫人給您送!”
說完就辭別了老太太,跟五太太一塊兒去了及春軒。
蘇媽媽開啟匣子,看見一棵人參,參須極長,一看就是上了年頭的,極為珍貴。蘇媽媽也算識貨的,從沒見過這麼大的人參,不由暗暗吃驚。這可是真正的好東西啊!
這段日子,雨瀾也不往松鶴堂送別的,就送藥材。蟲草、人參、何首烏,成匣子成匣子地從王府裡往松鶴堂裡搬。楊家雖然富貴,但是老太爺為官清廉,對子孫約束也嚴,所以家底便不是那麼厚實,老太太想吃飯似的吃這些珍貴的補藥,還真是力有不逮。
這就看出雨瀾的孝心來了。而老太太高興的不是這麼一點兒東西,而是從這件事也能看出雨瀾在王府站住腳了,王爺若是不寵愛她,她也不能把這些珍貴的藥材天天往家裡搬。
蘇媽媽小心地收好了人參。扶著老太太在榻上躺下,輕聲道:“七姑奶奶是真孝順!”
雨瀾和五太太最好,可回門那天卻不方便單獨和她說話。今天總算找了個藉口,倆人一路上說說笑笑,很快便到了及春軒。五太太請她在東次間臨窗的炕上坐了,一邊叫丫鬟端上茶果,一邊叫人去抱成哥兒過來。
五太太拉著雨瀾的手嘆息道:“當年我孃家忽然悔婚,我深覺得對不住你,如今你誥命也上身了,瞧著和王爺也是恩愛美滿,我也就放心了。”五太太不說雨瀾幾乎忘了謝之遠這個人了。
當初謝家忽然跑來退婚,卻不肯說明理由,雨瀾就覺得十分奇怪,此時五太太一提,雨瀾忽然相到一個可能:該不會,是王爺逼著謝家來退婚的吧?也只有他才有這種能耐,叫謝家打掉了牙齒往肚子裡吞。
越想越覺得有道理,雨瀾幾乎想要立刻回去問問葉邑辰了。
五太太見她面露古怪,不由奇道:“怎麼了?”
雨瀾忙道:“沒什麼沒什麼!當初五嬸幫我選定了謝家,都是一片為我考慮的心思,我怎麼會埋怨您呢!”
五太太不由搖頭嘆息:“你是有大福氣的!倒是之遠這孩子配不上你!”謝之遠也算年輕有為了,可是比起葉邑辰,他也什麼都不是。
這話題不方便繼續深入。兩人便轉了別的,閒話兩句,雨瀾道;“這一次回來,卻是有件事,想請五嬸幫一幫。”
五太太吃了一驚,憑雨瀾如今的身份,王爺滔天的權勢,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們夫妻倆人做不到,要求到自己這個嬸嬸這裡的。五太太就道:“有什麼事你儘管說,能幫的我一定幫!”
雨瀾見五太太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就笑著安慰道:“也沒什麼大事!”原來這幾天雨瀾除了在王府裡打理家務,更是抽出了許多時間整理自己的嫁妝。這點錢雖然在王爺眼裡不算什麼,不過也算是一筆天文數字了。
馬福辦事的效率還是很高的,這幾天他斷斷續續地賣了一些田產和鋪子,田都是上好的沃田,鋪子也是地段極好的鋪子。房契地契也都交到了雨瀾手上。然後問題就來了,雨瀾的手裡的產業太多,陪嫁到王府的卻只有三房人,雨瀾一時間竟然無人可用。
王府產業比雨瀾多出十倍,管事倒也都是現成的,可因為嫁妝是雨瀾的私產,葉邑辰不好插手,雨瀾只好到孃家求助。按說應該找大太太,可雨瀾對大太太實在不放心,她給的那三房人,雨瀾全都見過了,基本上都不大靠譜。雨瀾只好來找五太太,讓她幫忙推薦幾個莊頭管事,幫著打理七八萬兩銀子的產業。
做嬸子的給侄女幾房人使喚,並不算逾矩。
雨瀾道:“我是想著五嬸辦事妥帖,也就厚著臉皮來求您了!”五太太一聽就明白雨瀾的意思。笑道:“這不是什麼大事兒,不過是多花些時間,你就放心等我的訊息吧。”
雨瀾大喜:“那我便放心了,還是五嬸嬸疼我!”
正說著,奶孃抱了成哥兒進來。成哥兒睡在大紅襁褓裡,孩子長得好,小臉紅撲撲的,胖乎乎的小拳頭粉嫩可愛,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