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一個正常人並不會對所有的人產生嫉妒,只是嫉妒比自己強的人,尤其是經常和自己在一起,年齡、性別、學歷、地位等條件相似,過去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還不如自己,可現在卻超過自己的那些人。每當與這些比自己強的人在一起時,嫉妒就會產生,內心就會產生一種痛苦的刺激,從而造成情緒上的牴觸和對立,最後把這種變態情緒發洩到對方身上。
說它可怕,是因為如果任由嫉妒的發展,便會讓你失去理智。嫉妒心看上去似乎是對自尊心的一種滿足與安慰,但實際上它滿足的只是自己並不正確的慾望。倘若一個人不能從與他人的相互比較中努力進取、合理競爭,僅以嫉妒別人的進步與優勢來安慰、滿足自己的自尊心,那麼,這種不正當的心理防衛勢必成為自己前進路上的重大障礙。
無可否認生活之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煩惱,隨時都準備襲擊我們脆弱的心靈。有時想想挺可笑的,即使我們的身體發育得多麼成熟,心智的完善似乎是一輩子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煩惱來襲時,無論是男女老少,一樣在它的面前手足無措。不過這也難免,上達國家元首,下至販夫走卒,就像“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人這一生誰不會攤上幾件令你煩憂不堪的事呢?困擾的物件各有不同,但對我們內心的傷害,情緒的破壞,生命的干擾,從本質上說,沒有任何的區別。
尤其在職場中打拼,更有諸多的無奈。為了滿足不斷滋長的貪慾,我們必須學會搏鬥。搏鬥的過程中,自然會加深你的嗔恨;好不容易有點成績,驕慢的心態會讓你在瞬間失去一切;當競爭對手超過自己時,難免會因嫉妒而不擇手段,但同時你也是他人深深妒嫉的物件;最為難過的,是常常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疑惑,時常陷入不知如何是好的困境,看不見來時路,只好如盲人一般在黑暗中摸索前進的方向。
。 想看書來
模組三:集諦……在困境中放鬆心靈(3)
冷靜地想一想,有時候不必去責怪你的老闆。你有的煩惱他全部也少不了,甚至因為肩負的更多,而有一些你不能感同身受的痛苦。當他獲得的比你多時,是因為他付出的同樣比你多。
倘若我們都用平等的心態去感悟彼此,不但會融化許多共同的煩惱,而且會減少許多因此而無端生出的矛盾。其實企業也好,個人也罷,在商戰之中,競爭從來都只是一種手段,惟有合作才是最終的目的。
因此佛教教義從不贊成人類絕對服從於某種意志或力量,在佛教中,不存在著創造者與被創造者,沒有領導與被領導的概念。佛教中佛陀與眾弟子的關係,並不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係,而是先知與後覺、師與徒的關係。釋迦佛創立了僧團組織後,沒有以領袖自居,而是把自己當成普通僧團中的一員,與其他僧眾一道,“持缽乞食,赤足雲遊”(引自《阿含經》)。並沒有享受任何特別的優待。佛陀之所以提倡眾生平等,根據佛經佛理所言,在於眾生皆有佛性,與佛本來平等無異。
按照現代組織論的原則去理解,即是每個人在這個組織中都是平等的,只是在組織中的分工不同。在團隊的合作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任務,有些人負責一些比較重要且引人矚目的工作,而有些人的工作可能會是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瑣事。但是我們必須學會用平等的心態,去尊重團隊中所有的夥伴。在一個具有關懷氣氛的組織當中,這些成員們更懂得諒解與體貼別人。對於人們與自己的工作,他們通常具有濃厚的興趣,而且更能夠體恤別人。在這個組織當中,你可以發現他們都在關心著別人,關懷著組織本身也關懷著顧客。這對他們以及對他們的顧客而言,都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每個人都喜歡這種被關懷的感覺。
佛陀只存有大慈大悲之心,而絕無主宰支配眾生的意圖。因此在佛教徒心目中,佛陀雖然福慧雙圓、神通廣大、自在逍遙、至尊無上、功德無量,卻毫無領導者、主宰者的威懾性,而是可親可敬,可學可效的。在佛教中,佛與人沒有不可逾越的界線,人人可以成佛,而在其他宗教中,人永遠成不了上帝(領袖或主宰),只能是上帝的奴僕。顯而易見,眾生平等是佛教的又一特質和基本精神。
所以深受禪宗思想薰陶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在其傳世鉅著《馬斯洛論管理》中,才會寫下如此經典的一段:“人人都樂於最佳的團隊合作,深厚的友誼,友好的集體精神,和諧的組織氛圍,團隊成員間忠誠合作的關係以及團體的愛。進步的經濟必定體現出組織內部全體人員與人為善,而非對立和嫉妒。”
對於企業文化而言,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