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擴大,1944年已增至1415。7萬餘畝。由於耕地面積不斷擴大,邊區糧食產量已完全自給,並有部分餘糧出口,棉花也基本滿足邊區的需要。邊區的畜牧業到1945年,牛、驢已繁殖到45。3萬餘頭,羊195。4萬餘隻,邊區出現了六畜興旺的景象。由於經濟發展,很多貧農、僱農上升為中農,很多中農變為富裕中農。工業方面亦有大的發展,截止1945年9月,公營大小工廠達120餘家,職工1。2萬餘人,已能鍊鐵、煉油、製藥、修理機械。公營企業的工人實際工資,較戰前提高58%到84%。私營企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各種工廠:作坊多達1400餘家,僅紡織工廠就有50家,共有職工4500餘人。工業產品僅土布即達15萬匹,可自給1/2,紙菸、毛巾、襪子、肥皂等已做到完全自給。陝甘寧邊區的軍工廠也發展到有1000餘職工的10餘個廠,為部隊生產大量彈藥及部分軍械和無線電通訊器材。
晉察冀邊區軍民在1944~1945年連續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使邊區經濟建設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1944年擴大耕地面積43萬餘畝,旱地改水澆地11萬餘畝,僅此兩項即增產糧食25萬餘石。此外,在精耕細作方面,也使糧食產量普遍提高,據北嶽區42個先進村的統計,1944年糧食產量比1943年增產43%。邊區政府於1945年提出了“爭取工業品逐漸自給自足”的大生產口號,各地普遍掀起了開展手工業、副業、興辦生產合作社的熱潮。邊區部隊、機關和學校,也積極投入了大生產運動。1944年,邊區部隊共開墾荒地3。8萬餘畝,挖井開渠變旱地為水澆地、700餘畝,連同租種和夥種的耕地共6。1萬餘畝,共收糧食2000餘萬公斤,收菜蔬平均每人60公斤以上。同時,建立了11種作坊,組織了42種手工業生產。部隊、機關、學校還幫助群眾生產,平均每人助民勞動10天。在游擊區,部隊實行勞武結合,在戰鬥的間隙進行生產,如活動在山陰、代縣、崞縣一帶的第2軍分割槽第4區隊,利用戰鬥間隙開荒1345畝,連同和群眾夥種的耕地,共收穫小米69萬餘公斤。並開設了油坊、磨坊、捲菸廠、氈帽廠及小型軍工廠等。
經過兩年的大生產運動,晉察冀邊區保障了軍需民用的供給,為抗日戰爭的反攻奠定了物質基礎。
晉冀魯豫解放區,1944年太行區部隊和群眾即開荒33萬畝,僅此一項,就增產細糧1200餘萬公斤。在農業生產中推廣先進經驗和科學方法,使農業產量一般提高15~30%。水利事業也獲得進一步發展,太行區1944年就修成14條水渠,增加水澆地1。3萬餘畝,僅涉縣王堡、黎城大寺和上遙3條大渠,每年就使灌溉區增產49萬公斤細糧。大生產運動帶來大豐收,1944年夏秋兩季,太行區共收穫糧食6。15億公斤,是抗戰以來最大的豐收年。棉花產量也創抗戰以來最高記錄,據太行區24個縣的統計,種棉9。1萬餘畝,產棉花75萬公斤。農業生產大發展促進了副業生產的大發展。工業方面,至1945年,已有製造槍彈、火藥、手榴彈、地雷等軍工工業和紡織、造紙、捲菸、採礦、染料、熬鹽、文具、肥皂等日用工業,邊區日用必需品均可自給。
在大生產運動中,邊區部隊、機關帶頭參加生產,實現生產自給。繼1943年秋季墾荒運動後,1944年春,各部隊又繼續開展了墾荒運動,太行軍區部隊每人平均墾荒超過3畝,太嶽軍區部隊平均每人達2。8畝,冀南軍區部隊,平均每人也在2畝以上。副業萬面,除普遍飼養豬、羊外,不少單位開辦了油、粉、豆腐等作坊,有條件的單位還開展了手工業生產,建立了紡紗、織毛衣、編草帽、縫紐,做鞋等小組和造紙、製革及鐵、木、瓷、瓦等工場,有些部隊還參加了短途運輸,節省了民力,減少了政府開支,也增加了部隊的收益。部隊生產取得了突出成績,如太行軍區機關部隊自己生產了2至3個月的糧食和全年的蔬菜,計算起來,減輕了人民10萬石公糧的負擔。太嶽部隊也減少群眾負擔約30%。黨政民機關生產也獲得了好成績。
1944年,太行區黨政民機關共種地1萬餘畝,其中新開荒地7000餘畝,生產細糧10。5萬餘公斤,蔬菜75萬公斤。每人平均自給2個月的糧食,蔬菜全年自給。
山東解放區的大生產運動也取得了明顯效益,1944年,農業生產方面,擴大耕地面積34。6萬餘畝,打井1。3萬餘眼,疏通河流600公里,開渠20條,總長31。5公里,植棉15。4萬餘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