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部分

規定:“華中方面軍作戰地域為聯接蘇州——嘉興一線以東。”'〔日〕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中國事變陸軍作戰》(1),朝雲新聞社,1983年增印,第397頁。'

8日拂曉,日軍第10集團軍主力渡過黃浦江,與中國軍隊第108師激戰。9日佔領松江城。

對日軍第10集團軍在金山衛的登陸未能扼制,其主力登陸後又未能阻止其向縱深擴張,在此情況下,中國軍隊本應果斷撤出上海,向第二防線轉移。

當時副總參謀長白崇禧、軍委會第一部作戰組長劉斐及第15集團軍總司令陳誠等人,都曾就此向蔣介石提出正確的建議,蔣也採納了這個意見,並對前線下達了向吳福線'吳縣至福山。'轉移的命令。但下令後的第二天,蔣又突然召開緊急會議,幡然變計,說現在準備召開九國公約會議,只要我軍在上海繼續頂下去,九國公約國家將會主持正義,制裁日本,結束中日戰爭。因此,要收回撤退命令,讓各部隊仍回原陣地死守數日。這一決定使守軍喪失了主動轉移的有利時機,直至陣腳開始混亂,第3戰區指揮部才於8日夜命令各部隊向吳福國防線轉移。

9日,守軍開始全線撤退。右翼作戰軍第9、第15兩集團軍開始沿京滬線兩側地區撤退,因遭敵機轟炸,聯絡中斷,陷於混亂,險成潰退。為掩護右翼作戰軍後撤,左翼作戰軍第15、第21兩集團軍在新涇河一線堅守至12日夜,達成任務後,始向吳福線轉移。

為掩護上海方面中國守軍順利撤退,第67軍在松江阻擊由金山衛登陸的日軍深入。11月6~8日,該軍在松江縣城與日軍展開激戰,擊退敵多次進攻,完成了“死守三日”的任務,在向崑山突圍中,軍長吳克仁壯烈犧牲。

11月11日夜,中國守軍在上海市南側地區及浦東擔任掩護之部隊撤離。

被隔絕於上海市內的守軍4000餘人撤至租界。日軍即向上海市西、南方向推進。11月12日,上海市區淪陷。

在淞滬會戰中,中國海軍與日本海軍在長江展開戰鬥。8月16日晚,江陰區江防司令部派出102號快艇,自江陰經內河潛至上海黃浦江,進至距日軍旗艦“出雲”號300米處,向該艦施放兩枚魚雷,均命中爆炸,使日軍旗艦遭受重創。中國快艇在返航中被敵擊沉,官兵泗水離艇。8月中旬,中國海軍派出“甘露”等艦在江陰下游破除航海標誌,堵塞港道,阻止日艦溯江上駛,同時,抽調通濟、大同、自強、德勝、威勝、辰字、宿字等艦艇,以及國營招商局和各輪船公司怔集的輪船23艘,合計35艘,下沉堵塞航道。

隨後,又徵用民船、鹽船一批陸續下沉,填補航道空隙,並在江陰一段分佈水雷。8月下旬,中國海軍為保衛首都,派平海、寧海、應瑞、逸仙等艦開往江陰封鎖線,協同其他艦艇實施防衛,並與來襲的日本飛機進行了頻繁戰鬥,至11月下旬,共擊落日本飛機7架,重傷日本軍艦兩艘。中國艦艇損失慘重,大部被炸沉或炸傷。

11月13日,日軍佔領上海後,為了切斷中國軍隊主力的退路,並策應第10集團軍登陸,將從華北調來之日軍第16師在白茆口、滸浦口附近登陸,向常熟進攻,企圖切斷中國守軍退路。上海派遣軍除以兩個師擔任上海及後方要點的警衛外,集中7個師沿京滬鐵路及其南北地區向吳福線進攻。在杭州灣登陸的日軍第二梯隊第114師於10日在金山衛登陸後,向嘉興方向進攻。擔任江防的中國守軍第40師及第21集團軍所屬各師,與日軍展開激戰,掩護戰區主力向吳福線轉移。

11月19日,日軍分別攻佔常熟、莫城鎮,蘇州亦同時失陷。第3戰區為避免與敵決戰,乃於是日夜命各部撤向錫澄線。'無錫至江陰。'

這樣,吳福線國防工事未來得及發揮作用即被日軍佔領。

日軍統帥部曾規定華中方面軍作戰地域為蘇州——嘉興一線以東,至19日其各部進抵該線後,並未停止前進,決定乘中國軍隊撤退混亂之機,繼續向西追擊。20日,日本華中方面軍決定向南京追擊。

日軍突破吳福線後繼續西進。

23日開始向錫澄線發起進攻。蔣介石下令死守現有陣地,但潰退之勢無法挽回。

25日無錫失陷。中國軍隊放棄錫澄線,一部沿京滬鐵路向常州撤退,大部經宜興往浙贛邊境撤退。

27日日軍切斷江陰、無錫公路,29日攻入常州。

自錫澄線棄守後成為孤軍的江陰要塞守備部隊,從11月28日起受到日軍圍攻,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