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應派出一部警戒搜尋,以掩護主力部隊之側背。
鎮康方面:以1師對滾弄之敵,掩護我主力之左側,另以一部破壞龍陵、芒市間交通,阻敵增援,俟保山方面之主力部隊攻取龍陵後再驅逐滾弄之敵渡過薩爾溫江,整頓態勢,向臘戍方面攻擊前進。
車佛方面:先以主力置於雙江、車佛地區,採取守勢,俟保山方面攻取騰龍後,以1師沿車景大道向景棟,另以1師進擊薩爾溫江西岸,向雷列姆方面攻擊,威脅敵之側背,並掩護我之側背。如敵由滾弄方面出擊,企圖威脅我主力之側背時,我鎮康方面部隊應極力拒止,必要時則以雙江控制之部隊夾擊之。
滇南方面:應加強戰備,如敵越境進犯時,即依預定計劃實行作戰。
桂西方面:應加強第一線守備,並控制有力之機動部隊,阻擊越境進犯之敵人。
兵團部署:
第11集團軍以第2軍由雙虹橋、馬料鋪附近渡河,與預備第2師協力,一舉攻略騰衝,爾後扼守騰衝以西諸要隘。第71軍由惠通橋附近渡河,一舉攻略龍陵,爾後扼守放馬橋附近要隘。第93軍隨第一線攻擊部隊之進展,適時向龍陵附近推進。第32軍以一部向龍陵、芒市間遊擊及破壞交通,並對滾弄附近之敵嚴密監視。第6軍以1個師控制於雙江附近,準備隨時策應鎮康方面之部隊。第11集團軍攻取騰龍後應先扼守曰襄、宋關、放馬橋之線,整頓態勢,爾後依下述之部署行動:預備第2師以主力向密支那,一部向片馬、拖角攻擊前進。第2軍向八莫攻擊前進。第71軍、第93軍先向畹町進擊,爾後向臘戍攻擊前進。第32軍驅逐滾弄附近敵人後,協同第11集團軍主力向臘戍攻擊前進。第6軍以控制雙江之部隊,渡過薩爾溫江,向雷列姆方向攻擊前進,車佛方面之部隊應攻略景棟,爾後向泰境嚴密警戒。與盟軍會師曼德勒之部署依狀況另訂之。'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3所南京史料整理處選輯:《中國現代政治史資料彙編》第3輯第41冊(七一三八一一)。'
軍令部策定這項計劃後,第2軍王凌雲部(下轄第9、第76、新編第33師)由四川瀘州經昆明,開人滇西,第32軍及第93軍,因故未按計劃開入雲南。
這個反攻計劃原定於1943年夏季開始實施,但因英、美絕大部分陸海軍用於歐洲戰場,不能抽出必要的兵力,而中國方面關於兵力的集結、裝備的充實以及後勤裝置等,亦均未準備就緒,因而延期實行。
(二)中國駐印軍反攻緬北的方針和作戰計劃
1943年春,中國駐印軍的補充、訓練大致完成,反攻緬甸,打通中印公路的時機業已成熟。中國駐印軍以新編第38師第114團,獨立工兵第10、第12團,以鐵路運至印度東部的利多,協助美國工兵2個團零3個營,自利多東南方進入人煙稀少、崇山峻嶺的野人山,開山架橋、闢築公路,逐步向緬北推進,以為反攻緬甸的準備。3月20日,新編第38師第114團進入緬北。時值原防守卡拉卡、唐卡家一帶的英軍1個支隊約1000人,遭受日軍襲擊,不支後退。第114團急往馳援,擊退日軍,並接替該線防務,繼續掩護工兵部隊築路。5月,新編第38師以第112團接替第114團的掩護任務。
1943年9月,緬北正值雨季,胡康河谷河水氾濫,日軍因補給困難,大部分撤回新背洋以南地區,雙方僅保持少數部隊活動。9月上旬,中印公路的修築,已接近南陽河,需要更大規模的掩護兵力。此時盟國己預定於1943年秋季反攻緬甸。9月底,雨季將止,中國軍事委員會依據盟國魁北克會議的決定及東南亞戰區攻勢計劃,與盟軍聯合參謀部一再協調,於10月協定:先由中國駐印軍主力,附英美軍一部,向緬北進攻。並制定瞭如下作戰計劃:
第一、方針軍以協同友軍殲滅敵人之目的,於1943年12月中旬,先向緬北進攻,奪取孟拱,密支那要點,然後經八莫,向曼德勒前進,將敵壓迫於曼德勒附近地區,包圍而殲滅之。
第二、指導要領
1。攻勢前,集中於利多附近地區,俟利、新(背洋)公路完成後,即向新背洋附近躍進。
2。集中時,派有力部隊佔領新背洋以北各山路口,掩護集中,至築路躍進時,應增強掩護兵力,推進至孟關東西之線。
3。集中後分遣有力一部,至葡萄附近,掃蕩該地區以南及孫布拉蚌附近之敵,並與滇西兵團連絡。
4。應先發動攻勢,將敵兵力吸引於緬北方面,使友軍由緬南登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