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隊,共2000餘人的兵力,在三邊(靖邊、安邊、定邊)地區的官灘、鹽池以北的■蠟梁、安邊以北的倉房梁,對張廷芝、範玉山、薛子茂等股匪,連續進行了3次圍剿、打擊,先後擊斃土匪100親人,馬100餘匹,繳獲槍械60餘支。與此同時,留守兵團第718團在鄜縣以西的黑水寺、張村驛一帶,消滅了實為上匪的2股“地方民團”,繳槍70餘支。
1938年2月,留守兵團清剿黃龍山區,經勇猛窮追,將該地的股匪大部殲滅,擊斃土匪100餘人,繳槍70餘支。在安定南區一帶竄擾的劉志清股匪,也被留守兵團部隊全部殲滅,經過數十次戰鬥,歷時不到一年,陝甘寧邊區各地的土匪基本上被肅清,共計消滅土匪36股,擊潰土匪10餘股,生俘匪徒900餘人,繳獲輕機槍10挺,步馬槍1700餘支,迫擊炮2門,子彈20餘萬發。
三、實行全面抗戰動員,鞏固後方,支援前線
全國抗戰爆發後,陝甘寧邊區率先進行了全面的抗戰動員,要求全邊區軍民立即一致動員起來,進行全民族抗戰。
1937年11月15日,中共陝甘寧邊區委員會給各級黨委發出指示信,提出要把邊區變成抗戰動員的模範,要求黨的一切支部成為抗戰動員的核心、要求各個群眾組織把抗戰動員作為自己的中心工作。1938年3月3日,中共陝甘寧邊區委員會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聯合發出《告民眾書》,號召全邊區人民武裝起來,發動廣泛的民眾游擊戰爭,配合政府軍隊抗戰,獨立在敵人後方抗戰,堅持邊區的抗戰,努力幫助政府軍隊做好各項後勤工作;號召一切民眾團體,動員組織自己的力量,保證一切抗戰工作的順利進行。為了加強抗戰動員工作,邊區政府成立了戰時動員委員會(後改為陝甘寧邊區抗戰動員委員會),開展廣泛的抗戰動員工作。
1、動員群眾參軍陝甘寧邊區各級政府在1937年、1938年兩年中,動員了8000餘名青年參加抗戰部隊。
1940年春,原計劃動員3500名青年參軍,結果有5000餘名青年報名參軍。加上抗戰爆發前參軍的人數,陝甘寧邊區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