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觀會不會變化呢?會的。世上沒有絕對不變的事物,“我的五樣”也是會變化的。對於成年人來說,個人的價值觀一旦確立,便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形成一定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定勢,是不易改變的。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立起來的,不僅是我們的事業基礎,也有我們的價值觀體系,不惑的,是我們對事物價值的判斷與取捨。但對於價值觀還沒有定型的年輕人,“人生中什麼最重要”的答案,可能每一兩年都會變化。當我們追求的目標或自我的認定改變時,價值觀也會改變。譬如說,如果你決心走向公司的高層職位,工作在你整個價值觀中的重要性自然會改變,當你坐上那個位置,對於公司許多事情的看法也不會與從前相同。

所以,從我們踏入社會,直到價值觀體系成熟穩定,這期間我們要不斷地去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在追求目標的同時,我們也應該不斷自問“這些目標為什麼對我重要”。反省價值觀,可以幫助你及時發現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方向是否有偏差,是否確實到達終點。

不斷的反省與修正非常重要,因為價值觀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如果我們做事時只盯著目標,達成後才發現已經毫無意義,因為價值觀早就改變,目標已經不具有原來的價值,那就太浪費人生了。所以要不斷地反省,關注價值觀是否改變,不斷檢查那些價值觀能不能幫助你走向快樂豐富的人生。

尊重他人的價值觀

對同一件事物,各人對其價值的判斷不盡相同,客觀事物的價值因此在各人眼裡也不同,各人的反應也會因此不同。例如,一家企業的老闆認為,員工加班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獲得更高的職位,可以拿更多的薪水,可以使家人的物質條件更好。但事實上,這家企業的員工離職率特別高,因為並不是每個員工都希望成為企業家,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把金錢和地位作為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

由於人性都是自我的,都相信自己的判斷更正確,所以,我們往往有意無意地向別人灌輸我們的價值觀,試圖用我們的價值觀去影響別人的判斷。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媽媽帶著小孩買文具,小孩選了一款,媽媽說:“這個不好,選那款,那款貴些。”我想,這位媽媽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把“貴就是好”的價值觀灌輸給孩子。多幾次這樣無意識的灌輸,孩子就會形成“貴就是好”的觀念。如果將來有一天,孩子從學校跑回來,因為自己穿的用的不如同學貴,被比下去了,要媽媽買好的,而媽媽承受不了,也不要埋怨孩子,覺得孩子太不懂事,要求太過分,因為根子就在孩子小時候你帶他買文具這兒。 。 想看書來

第三章 幸福取決於價值觀(6)

在網路論壇上,常常看到網友們為某些觀點吵得不可開交,有以理服人的,有以勢壓人的,有給對方扣帽子的,有進行人身攻擊和辱罵的。事實上,大家的分歧往往只是價值觀的不同,並沒有什麼原則上的對錯之分。沒有人會說“我不尊重人”。但在激烈的吵爭中,很多人都忘記尊重他人。我們要明白,尊重他人的價值觀便是維護自己的自由和權利。

一個女孩有一天抱怨,她精心安排了一場意外的生日慶祝,希望男朋友欣喜若狂,感受到自己的愛。可他沒有!事實上還很生氣。他不喜歡意外,還抱怨女孩不該買那些價格不菲、實用性不強的禮物。女孩也很委屈,覺得男孩不通人情,甚至懷疑他是否真的愛她。兩人冷戰起來。

我告訴她:如果你們只剩十塊錢了,是買一枝花,還是買一袋麵包。你跟男友的選擇也許不同,但沒有對錯,只是價值觀的差異。你們好好聊一聊,今後找到平衡點,就好了。

在我們的人生中,價值觀是否與別人相同並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們能不能重視別人的價值觀,從而和睦相處。《天龍八部》裡描寫了譚公、譚婆和趙錢孫的三角關係:年輕的時候,譚婆本來是喜歡趙錢孫的,只因每次發生意見分歧,趙錢孫總要證明自己是對的,總要跟譚婆分個高下,最後譚婆承認自己能力不如趙錢孫的事實,也選擇了處處不如趙錢孫的譚公,讓趙錢孫後悔了一輩子。

成功者從價值觀入手解決問題

當成功者遇到分歧時,都會從價值觀的角度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單純地挑戰行為。他們會假定每個人的行為都具有正確的動機,只是由於價值觀不同,才會採用與我不同的行為方式。所以,發生分歧,首先要做的,是去了解他人的價值觀,找到大家在價值觀中相同的部分,對於不同的部分擱置起來。以價值觀的相同部分為基礎,共同協商,一起找出大家都滿意的方式去解決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