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受到牽制,因此悶悶不樂。
6月20日,江西西部的太平軍,與剛從湖北崇陽和通城開來的部隊會師,企圖襲擊湖南的瀏陽和醴陵,截斷劉長佑和田興恕的後路。劉長佑派兵阻擊,將太平軍死死擋住。太平軍轉而撲向蕭啟江的軍營,蕭啟江率部鏖戰,將太平軍擊退,還跟蹤追擊到八角亭,搗毀太平軍的營壘。
6月21日,萬載的太平軍再次攻擊田興恕的軍營。虎威營奮力抵抗,發起反攻,燒燬太平軍的軍營。
1856年,咸豐六年(12)
6月21日,陰曆夏至,太平軍派部隊增援撫州,被李元度的部隊擊退。
江西的湘軍儘管頗有進展,卻只能在很有限的區域性與太平軍絞殺。湖北的湘軍雖然對武漢形成了包圍,卻無法攻克省城。文宗對這種局面很不耐煩,下詔指責官文和胡林翼拖延戰事,致使兵力疲憊。
胡林翼上奏,向皇上訴苦,陳述戰爭的殘酷和艱難。他說,他領兵屯駐在武昌城下,已有五個多月,每天指揮血肉之軀,冒著炮火與滾石作戰,水師和陸師傷亡三千多人,羅澤南死了,都司周得魁等人死了,共有一百多名軍官傷亡。李續賓幾次在馬背上中炮墮地。士兵容易招募,但是將軍難以求得。
鑑於傷亡慘重,從5月份以後,他就禁止部隊攻堅,分兵前往咸寧和蒲圻,以奪取義寧,結果四戰四捷。又調撥部分水師清掃下游,直達九江。他自己率領五千人扼守武昌南路,李續賓帶領六千三百人扼守武昌東路,分兵清剿北路,還派了六營水師下駐沙口。水陸的太平軍斷絕了增援,處在窮途末路。下游九江和興國的太平軍陸師一萬多人,分幾路前來增援,企圖夾擊朝廷的軍隊。他立即選拔三千多人,到百里之外作戰。
胡林翼說,他經常研究歷史,讀到李左車勸告韓信,千萬不要駐兵城下,讓兵勢衰減。作戰容易攻城難,自古以來就是如此。他這個做臣子的,根本就不是帶兵打仗的料子。他雖才能有限,卻懷有高遠的志向,萬一發生什麼意外的變故和災禍,他也不敢臨陣退卻,苟且偷生,自取羞辱。
對於胡林翼的奏本,文宗批覆道:你把作戰的艱辛說得那麼詳細,對戰事有什麼好處?你有報國之心,也應該多一些慎重。
從此以後,文宗知道胡林翼作為軍隊統帥,果然不同於廬州、揚州和金陵的那些將領,他的志向,不僅僅是整治湖北而已。而胡林翼也就感激奮發,以澄清天下為己任。
湖南的官府幾乎竭盡所能增援湖北和江西,但是貴州又成為湖南的一個沉重的負擔。苗民起義軍於6月份在貴州發起了新的攻勢,攻打銅仁以西七十里的江口,被駐防的湘軍擊敗。湖南派駐銅仁的衛戍部隊很多人受傷,不得不增派兵力。
貴州的起義軍此次起事,是因為巡撫蔣霨遠派同知王敬烈任銅仁知府,在辦案時株連無辜,良民和膽小怕事的順民都後悔當初沒有造反,於是五洞團丁起來響應起義。
貴州的官員沒人願意到銅仁上任,蔣霨遠便讓知縣彭瀾兼理知府的職務,派知府楊書魁任貴東道。
楊書魁率領三百兵力趕來,在路上遭到搶劫,三百軍士立刻潰散。起義軍囚禁了楊書魁。彭瀾聞信驚慌不已,打算逃走,也被起義軍抓獲。
清廷見貴州的官員們如此無能,深知只能依賴於湖南的兵力。鎮筸總兵文安奉命率部在兩省邊界紮營,與銅仁的湘軍衛戍部隊互為聲援。
115
1856年的江蘇戰場,太平軍發起了大的攻勢,迫使清軍轉入防守。
安徽的太平軍於1月份大舉東進,安慶、無為和蕪湖的駐軍出兵江蘇,增援鎮江。向榮派出紅單船攔截,在神堂河將太平軍擊敗,又在陶陽浦將太平軍擊退。
瓜洲的太平軍於2月份屢次出兵攻擊清軍,楊秀清派隊增援。清軍副都統德興阿在土橋打敗太平軍,又在虹橋尹家橋再次獲勝。
由於太平軍從安徽抽調兵力增援江蘇,清軍得以在安徽西部取得進展。和春率部攻克了舒城,鄭魁士率部攻打三河鎮,久攻不克。鳳凰人張文德不願看到更多的人傷亡,獨身進城招降,戰鬥方告停止,清軍進佔三河。
楊秀清索性從安徽再調幾萬兵力東進,在倉頭集結,東援揚鎮,擊敗清軍餘萬清部和虎嵩林部。向榮派張國樑截擊太平軍,攔腰攻擊,使太平軍首尾不能相顧,於是敗退。
鎮江的太平軍於3月份渡江,與瓜洲的部隊一起攻打揚州。清軍總兵周士法率領浙艇部隊停泊在鎮江東北九里處的焦山,陳國泰率領廣艇部隊停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