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陸康。
袁術當堂大怒,揚言要把陸康這個老匹夫碎屍萬段。但袁術發火歸發火,他也知道眼門前最重要的是對付曹操,在這個時候發兵征討陸康實在是不合時宜,所以他決定先讓陸康多活幾天。
袁術未答應孫策所請,只是另添了二千人馬給他,讓他再去廬江,給陸康下最後通諜:問陸康是要老命還是要捂著手上的糧不放。
孫策也知道要袁術現在給他兵馬攻打廬江是不太可能的,但要他去給陸康下最後通諜,那簡直就是瘋了。以他手上的三千人馬,還未踏進廬江郡地域,就能讓陸康的隨意的一巴掌拍死。
孫策當然沒發神經的去廬江,而是帶著袁術給他的三千人馬,回了江都。
江都屬徐州陶謙的地盤,但此時陶謙和袁術屬同盟戰友關係。袁術手下大將吳景的二萬大軍此時不正駐紮在他的廣陵、江都等地,陶謙當時以為孫家小兒郎孫策是奉袁術之命帶兵來江都增援他舅舅吳景的,所以也未加任何阻攔,讓孫策帶兵順利的回到了江都。
陶謙此時還挺得意,他自認為在此次和袁術的結盟中,他是佔盡了便宜。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陶謙在與袁術結盟後,在他們的第一次對外侵略戰中,陶謙並未出一兵一卒去幫忙袁術攻打兗州。他的任務只是提供軍事基地和登陸船隻,好讓袁術的手下吳景率部攻取丹陽。
這對陶謙只是舉手之勞,船他這幾年造了不少,借給袁術又不是不還。軍事基地只是圍塊地皮,讓吳景屯兵後,好過江去斬殺曹智那個臭小子,地不是現成的嗎,借!
陶謙快要樂壞了,不用他動手,眼看著江對岸的眼中丁就要有人幫他拔除。而在兗州的戰事,他也將作為戰勝聯盟成員而最終分得一杯羹。
陶謙覺得這是他這一生中做得最合算的買賣,他簡直就要樂瘋了。但陶謙的這一切美好想法,都是基於袁術在兗州,吳景在丹陽雙連勝為前題。
當然,當時全天下大部分人都看好袁術的強大聯盟將對曹家兄弟所經營的勢力進行無情地摧毀,取得最終的勝利。
陶謙非但預計戰爭結果的勝負出現嚴重錯誤,還讓孫策這個小傢伙趁他只注意著兗州和丹陽的戰事時,在他眼皮底下讓孫家小兒悄悄地在江都、廣陵等地招兵買馬,把隊伍壯大到五千人馬時,才從他眼皮底下,溜回了孫家的老根據地長沙,走得還挺徹底。
等陶謙醒悟時,孫家住在江都的一家老小都已人去樓空。聽說是吳景兵敗牛渚後,孫策接到舅舅,就連夜撤出徐州,去了長沙。
陶謙此時正為從新審視敵、友關係而犯愁,那有工夫去收拾在夾縫裡貪了點小便宜的孫策。
孫策到達長沙後,派周瑜去居巢等地繼續招兵買馬,自己就跟叔叔孫靜商議脫離袁術,自己發展勢力的想法。
孫靜現年三十四歲,本是個老實人,沒太多奢求。能登上長沙太守也是因為兄長坐上豫州刺史後,為了不把自家的根據地讓別人來經營,所以就輪上他來做這個太守。後來孫堅戰死,袁術接管豫州後,也是見他老實本分,也就沒撤換他的職務。
但現在大侄子孫策一家回來了,要他帶兵跟著他們反了袁術,他有點犯嘀咕。孫靜是個受傳統封建君臣思想毒害比較嚴重的人,亦是告誡孫策,人家袁術可是朝廷欽封的後將軍,有權轄制豫、荊、楊三州的,大侄子孫策你現在要反對他好像於理不合。
孫策告訴親愛的孫靜叔父,這都什麼年代了,哪來的朝廷欽封還能算數的。那劉表還是當今聖上的叔叔呢,他怎麼沒遵守皇帝的聖旨,讓袁術轄制他的荊州?甚至這會兒連少帝欽封給袁術的南陽不也是給打了下來。整個揚州除了一個九江郡歸袁術轄制外,還有誰在聽袁術的號令,我舅舅以袁術的名義去接管丹陽,不是照樣被打了出來嗎?
第四百七十章 目標巢湖
孫靜說不過大侄子,只能預設。孫靜本就不是個很有主意的人,現在看孫策講的頭頭是道,也就默許了孫策這麼幹。孫靜想他這長沙太守本來就是孫策的父親,他的大哥孫堅給的,現在大侄子想借長沙之地,發展勢力,好自己給自己做主,那就把他這塊地盤給了他,讓他去弄,好歹大家都是一家人,又不是便宜外人。
有了孫靜的默許,孫策把他的兵馬和孫靜的長沙兵馬一合併,就有了八千多人馬。
唉!孫靜作為一郡太守,怎麼只有三千人馬呢?
原來袁術為了征伐兗州,把他治下的各州、各郡的大部分人馬都抽調走了,組成了討伐曹操的大軍,只給各州各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