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8部分

還有為數不少的拜占庭軍隊俘虜連帶破舊的衣甲直接被運了來,不過最大宗的奴隸貿易卻還是黑奴,尼羅河上游的努米比亞部落還處於落後的原始社會,不說簡陋的部落戰士根本抵擋不住阿拉伯人彪悍健壯的遊牧騎兵,單單每年部落間自相殘殺所獲得的俘虜都夠阿拉伯商人收購一陣子的了,這些奴隸阿拉伯貴族根本消化不了,成千的黑奴被押解著送上了碼頭。

在婆羅洲見慣了南陽黑人,對於這些鼻款面闊,全身黑得發亮的黑人倒沒怎麼引起李缺的興趣,至於一旁包裹著頭巾一身白袍大腹便便的阿拉伯商人以及同樣大腹便便,渾身綾羅綢緞的閩商,劉仁軌更是看都看膩歪了。絲毫沒理會過來搭訕的船主,寒暄了幾句後,領著李缺一行,劉仁軌談笑著就往位於港口中心的總督府走去。

就算是唐人的港口,卻依舊擺脫不了就地取材,蘇伊士當地一片荒漠草原,百里之內別說樹,連低矮灌木都稀少,要運輸木材,要麼去遠在千里之外的閩國,要麼走高加索山區,那條道都是山高路險,光運輸成本已經超過木材價值十多倍了。

傳統木質建築告了吹,不得已,劉仁軌不得不帶著本部官兵學習當地人的建築手段,僅用少量梁木支撐起骨架,然後仿照閩國西征時期用黏土曬成方磚,外抹河泥的方法修建出了房子,咋一望去,不小的港口在沙漠特有的炙熱陽光下一片金黃,別有一番異域韻味在其中。

整個港口沒有城牆保護,所以李缺要去的都督府則是整個港口中最重要的地方,整個都督府大的異常,差不多有兩平方公里,周圍轉圈是八米高,三米厚的城牆,通通採用當地硬青石打磨的方加水泥砌成,上面城垛箭樓林立,一個個閩軍還盯著炎熱的太陽一絲不苟的巡視著,防禦力驚人。

甚至還有從船上拆下來的銅炮在城牆上探出頭來,閃爍著寒芒。

入了城牆,一座貼著城牆三十多米高的石頭城堡又是赫然出現在眼前,方形石頭城堡高聳的樓體與北方城牆貼合一起,將城高直接提高了二十米,承擔了更加強力的防禦力,在沒有火炮的年代,這樣的城堡簡直是進攻者的噩夢。

提起城堡,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歐洲那些貴族城堡,或者十字軍時期修建在中東的石頭堡壘,事實上,那樣的堡壘一直到公元九世紀方才出現,十世紀才發展出成熟的技術。

如今才公元六世紀,歐洲後世那些自稱為文明人的日耳曼人法蘭克人如今還用著簡陋的木堡,過著原始的部落聯盟政治,所以從時間段線上講,閩王宮中傳出來的圖紙,閩國的蘇伊士石堡絕對是這個時代頭一份。

蘇伊士港口如今軍事要塞與商港的味道還很濃郁的,居住在這裡兩萬多人以海軍軍兵及其少量家屬居多,只有幾百戶的商戶拖家帶口直接居住在這裡,所以除了港口的幾個商棧外,不大的小城森嚴如同軍營。

都督府城堡的院子裡打有水井,城牆東部還建有一條百多米長的高臺甬道延伸到了紅海中,已經極為狹窄的紅海對面,一座比總督府小一點的堡壘同樣屹立在阿拉伯燥熱的土地上,兩堡互成犄角,轄制著紅海海灣,蘇伊士地峽。

如果外敵來攻,總督府的大鐘就會敲響,命令所有居民撤退,只要把所有居民收攏在兩座城堡中,由尚且在海上游弋巡邏的艦隊提供補給,憑藉一萬多守軍兩萬艦隊,依靠著堅固的石堡守上個幾年不成問題。

修建城堡也是劉仁軌的無奈之舉,他手裡才三萬水兵左右,從這裡向北,遍地是阿拉伯人,到現在劉仁軌手中還有三分之二的兵力都集結在海上隨時待命,不敢登陸,不過看著一路上李缺讚賞的目光,劉仁軌還是頗為自得的。

進了石頭堡壘,外面令人難以忍受的高溫一下子就消融了許多,樓內的擺設也符合起東方人身份來,一個個穿著長袍戴著官帽的書記抱著文書來來回回川流不停。

劉仁軌自己的辦公室在城堡最高一層,站在這兒,不大的港口盡入眼簾,遠處,一副更壯觀的場面亦是被李缺,武元爽二人看入了眼中,驚訝的長大了嘴。

頂著中東要人命的炎炎烈日,數以十萬計的工匠袒露著上身,螞蟻一樣來來往往,忙碌不停,一條肉眼可見的水道亦是在狹小的蘇伊士地峽中被拓寬出來,如今已經向沙漠中延伸出去幾十裡了。

用巨石加水泥固定了兩岸,看那寬闊的河道,閩國八十米級別的齊船亦是能順利透過。

如此嚴酷的環境,能有如此創舉,絕對算的上個奇蹟。

當初打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時,李捷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條日後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