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也不會難為自己,只是要把王嬤嬤贖出去的身價錢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呢,他根本拿不出,他平常花的還是王嬤嬤的月錢呢。
王通在綢緞莊做活計前五年是學徒,不算是正式的夥計,管吃管住沒工錢,這五年的年頭還沒滿呢。就算林家不要錢,甚至有可能連身價錢都賞了,可是贖出去又怎麼辦呢?當年為了葬父親和給死去的弟弟看病,除了光桿兩個人之外家裡所有的東西都已經賣了,房屋一間地無一壟,王嬤嬤出來的話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這些年王通自己一直都是住在他當夥計的那家綢緞莊的閣樓上,他還沒有出師,沒有工錢,把王嬤嬤贖出來,沒有了王嬤嬤的收入,吃飯的問題怎麼解決?綜此種種,王通就不得不打消了把自己母親贖出來的念頭。
林黛玉曾經在去年的年節上在王通探望王嬤嬤的時候,見到過這個王通。按照規定男子不得進女子的院子,儘管林黛玉年紀還小,王通也不得入後院。不過山不來我就山,林黛玉就偷偷地跟在王嬤嬤的後面,沒有了王嬤嬤的管束,其他的丫頭對於林黛玉的不恰當行為自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此林黛玉見到了王通,而被王嬤嬤發現的林黛玉也受到了好大的一番訓斥。
林黛玉對王通的印象不錯,長得憨憨厚厚的,一副老實的樣子,可是又透著幾分機靈。後來閒聊的時候王嬤嬤也曾經提起自己的這個兒子,每個父母提起自己的孩子都帶著幾分自豪,認為自家的孩子是最好的,誰也比不過,林黛玉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不過從王嬤嬤的話中透露出的資訊這個王通雖然不算個人物可是倒也還算不錯。
這個時代講究的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因此雖然說是當學徒,拜師之後師傅也不會主動去叫你什麼東西,只是把你當作一個白乾活的人使喚。綢緞莊卻不管這些,設定的五年學徒期限到了,如果你沒有學成,那麼你就只有捲鋪蓋走人的一途。這師傅的良心要是好的呢,就會間或著教你個一招半式;要是師師傅良心不好,那麼只有你把師傅伺候的高興了,心情好了,看你順眼了才會在旁邊教你個一興半點,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自己從旁偷師。
當初拜師的時候王通不走運,拜的那個師傅心眼不正,因此王通學起來可是很困難,但是王通心裡有算計,平時跟在師傅的後面不言不語,卻認真仔細地觀察師傅平日裡對待客人和查驗綢緞的一舉一動,記在心裡,在討得了師傅的歡心的時候把自己的不解拿出來詢問,因此比一起拜師的師兄弟門水平要高出大一大截,可是為了不引起師傅的疑心,王通故意藏拙,保持在和師兄弟一個水平上。
在這個年代,讀書是有錢人家的事情,對於窮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奢侈的想法。雖然從來沒有想過要讀書做官,可是王通也知道識字是有著莫大的好處的。不識字的人,冒著風吹日曬,頂著雨雪,在外面累死累活地出賣自己的勞力賺錢,就這麼勤勞賺得那幾文錢還不一定填飽自己和家人的肚子。而識字的則是悠哉悠哉地躲在房間裡,風吹不著,雨打不著,日曬不著,只是稍稍動動筆桿子就賺到了足以養家餬口的錢。
兩廂比較,王通自然想識字,因為如果識字的話,將來成為正式的夥計,一旦表現的好,主人要是提拔的話,自己就有了機會,不識字的人則是根本想都不要想,只能老老實實地做一輩子夥計。
王通對自己的將來也有著其他的打算,因此他不時地買點小禮物送給賬房先生或者買點酒菜請請賬房先生,請他教自己識字算賬。俗話說“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家的嘴短”,再說,王通和賬房先生並沒有什麼利益衝突,不用擔心他搶了自己的飯碗,因此賬房先生也就稍微地教了王通一點,多年累計下來,王通也能識字算賬了……
自己的孩子都是母親的心頭寶,王通自然也被王嬤嬤看成心尖子一般,因此一旦話題涉及到王通,平日裡話不多的王嬤嬤也如同開啟了話匣子一般,滔滔不絕,總想著把自己兒子的優點全都展現在眾人面前。
孩子自然是自家的好,王嬤嬤自然不會說王通的壞話,林黛玉在和王嬤嬤的交談中,把王通的事情摸了個七七八八,從王通的行為處事上和他對待已經賣了死契的王嬤嬤的態度上對於他的品性也稍微有所瞭解,雖然有點滑頭,但是本質上還是很質樸的一個人,沒有仗著和王嬤嬤和林家攀上關係,走林家的門路,還是踏踏實實的在綢緞莊學徒。不過林黛玉從王通識字算賬的想法上推測出王通並不甘於做一個小小的夥計,他心中有著不甘於人的念頭,只是苦於手中沒有本錢,沒有機會。
不過王通這人,他的野心也並不大,只是能夠有房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