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牌一秒,一小時只能殺三千多人,這頻率殺一天不到十萬人,如果是魔力系修行者,在主城市來個魔法陣什麼的,那就是場災難。
戰爭會不會爆發?崔銘認為不可能爆發,火教國被耍了,暮光城根本沒打算打仗,只是做出打仗的樣子,將火教各國拖入邊防泥潭中。暮光城士兵維持費用很低,火教則不然,每拖一天,火教國就難受一分。火教國如果主動進攻,擋不住地空協同作戰,飛艇能運載幾十噸的物資,更不用說暮光城不斷增加的導彈。退一萬步說,即使火教國打進來,永恆聯盟不會坐視不管。以永恆聯盟的力量,對火教的戰爭就不是泥潭了,而是一邊倒了。不說進攻,封鎖海陸通道,禁止貿易,就可能讓火教國鬧饑荒。
暮光城會打嗎?聯盟對暮光城有多大約束力?這個純粹是記者猜想,反正打完之後聯盟再開會,才知道是反對還是支援。現在只是緊張,戰爭沒有發生,聯盟只是呼籲雙方冷靜,並沒有警告暮光城率先發動戰爭會面臨的懲罰,原因在於聯盟規定聯盟國之間不得互相攻伐,但是沒規定聯盟國不能攻擊非聯盟國。火教打暮光城,那就啟動聯盟共同防衛狀態。
所以幹嘛要打?這一手就可以玩死火教諸國。
……
時間一天天過去,崔銘被人淡忘了,面對大陸複雜的局面,原力聯盟雖然沒有參與其中,但是本身也面臨了很多問題。中大陸議席提案,進軍北極,剿滅龍群。道理是很有道理,我們不能被動的防禦,我們有能力進入北極,相對南極來說,修行者對北極的寒冷還是有相當抵抗力的。中大陸人口非常多,這次龍襲被制止,仍舊死了十多萬人,那下一次呢?
這個提案得到很多人的擁護,他們評估了實力,認為進軍北極,剿滅龍群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龍群如果是依照習性,獨居一地,那麼就可以輕鬆將他們擊破。如果龍群反習性,聚集在一起,那麼就代表龍群還有襲擊之意,必須剷除。
反對者們提不出很有說服力的道理,現在大陸基本穩定,戰爭是普通人的事,那麼是不是可以考慮剿滅龍群呢?不說這次,這幾百年來,屢次有龍侵擾到緩衝區。最大原因是龍沒有天敵,互相攻擊不下死手,這導致龍群的慢慢壯大。龍一多,地盤就少了,他們就會朝大陸遷徙。
這和鱷魚一樣,原本鱷魚稀少,政府保護,現在鱷魚氾濫成災,政府允許捕殺鱷魚。算是一種生態的控制。鱷魚和龍一樣,沒有天敵,數量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議席提案中建議三路出擊,左路以西大陸為主,中路以中大陸為主,右路以東大路為主。動員全部修行者進入北極一戰,可以讓三大陸在數百年內不再遭受龍襲。
對此,葉家表示了反對,唯一一個反對的人,葉家在聯盟代表葉倫表示,目前聯盟只有北極外圍的情報,並不知道北極內部情況。即使要攻擊龍群,也必須先派遣偵察兵進入。而議席反駁,目前聯盟絕對是佔實力優勢,步步為營,節節推進是最好的辦法。派遣偵察兵有個最大的壞處,那就是士氣。現在中大陸還殘留著被龍襲的殘骸,人們還在悲痛中,新聞正在報道事件經過,正是修行者同仇敵愾的最好時期。一旦過了這時期,又變成一盤散沙。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即使不為自己這一代考慮,也要考慮到下一代。這一代的修行者可以說英雄輩出,乃是聯盟成立以來實力最強的一代。我們不擔當,誰擔當?
葉倫不知道怎麼回答,最終在被襲擊的城市附近舉行的會議中,決定進軍北極。所有修行者原地待命,開始分組調配,開赴北極。
葉倫不知道怎麼反駁,因為他的理由站不住腳,就在會議前五天,葉倫從邊境返回,經過崔銘所在農場。崔銘正在小溪裡泡澡,一個沒注意,兩人對上了。崔銘和葉倫互相看了許久,最後還是崔銘道:“裡面坐,有茶。”
崔銘的事換了別的時期是大事,換了現在是小事,很多人都忽視掉還有這樣一個人。葉倫也是如此。兩人落座,崔銘先吹牛,說自己野人病被知爾治好了,但是代價是失去原力,他不想別人同情他,也不想仇人找到他,所以決定隱居起來。
兩人聊了好一會,說到了聯盟提案,葉倫就是趕去開會的。
崔銘先問:“龍襲已經過去快半年,為什麼這時候才有提案?”
葉倫回答:“一直有這樣的聲音,但是之前為避免龍群再次侵襲,以防禦為主,構建聯絡站,守護者每年一個月的執勤時間。同時還派人到北極邊緣偵查龍的活動跡象。另外一部分修行者幫忙重建家園。這次本應該是聯盟最後一次會議,結束之後就按部就班,聯盟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