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8部分

() 劉桑踏前一步,牽起夏縈塵的手,夏縈塵也未拒絕,就這般任他接著。

兩人一同看著天上的點點星光,戰事還未停歇,此刻的夜sè,卻是分外的祥和,就彷彿一切的紛爭,都已遠離了塵世。

夏縈塵道:“夫君,何為聖人?”

劉桑錯愕道:“娘子為什麼問這個?”

夏縈塵道:“只是想起當年,創出女魃惔焚法、應龍霸江法、夸父劈rì法的傳古大師曾經斷言,大宗師之上,還有‘聖人之境’,而金烏谷、蟾宮、星門亦如此執著於造‘聖’,所以想知道,到底什麼是‘聖人’?”

劉桑道:“若說‘聖人’,儒家的定義是‘人倫之至’,也就是最為完美,毫無缺點的完人,在儒家眼中,孔子就是聖人,聖人說的每一句話都絕無差錯,也就是‘微言大義’……”。 。

夏縈塵道:“我知道夫君對儒家並沒有多少好感,想來是不認同儒家此解的?”

“咳,”劉桑道,“我只是對時不時揮舞大義與禮教大棒指責別人的人,沒有多大好感,而儒家一向有這種習慣,但這並不表示儒家的思想就一定是錯的,儒家的‘有教而無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以統一的道德教化約束世人,確實有助於減少紛爭,維持最基本的秩序。”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夏縈塵道,“我怎記得,有人將這兩句斷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劉桑哂道:“古來聖賢皆寂寞,孔老夫子要是從地底爬起,知道他的話被後人任意曲解,只怕要被再氣死一遍。就像現在的儒家總說孔老夫人推崇‘以德報怨’。可是拜託,他說的明明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好不好?別人跟我有仇。我用恩德來回報,那別人對我有恩時,我該用什麼來報答?在這個問題上,孔老夫子和墨家倒是差不多意思……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夏縈塵道:“所以夫君對孔老夫子是推崇的……可我怎麼感覺並非這般?”

劉桑汗了一下:“孔老夫子的某些理念,我是認同的,不過別人越說他是德賢兼備、毫無缺點的聖賢。我對他就越是反感,娘子就當我中二……當我心理yīn暗好了。”

聽他這般一說,夏縈塵也覺好笑。

夏縈塵又問:“那道家,對‘聖人’又是如何看的?”

劉桑道:“說起道家,老子和莊子對‘聖人’都有各自的看法,老子《道德經》有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什麼是芻狗?就是草紙做的狗,用在祭祀上,用完就扔掉的東西。這倒不是說聖人真的不仁,而是言聖人之無情。有情便有私心,有私心便難以做到公平,而聖人必須大公無私,不過老子真正推崇的是‘無為而治’、‘老死不相往來’,所謂‘我無為,人自化;我好靜,人自正;我無事,人自富;我無yù,人自樸’,感覺上不過是借‘聖人’之口,宣揚他自己的理念,他口中的‘聖人’,根本就不是人,只要是人就不可能做得到,也正是因此,道家一般不會將他們的祖師爺老子說成聖人,因為老子的本意其實是‘絕聖而棄智’,這一點,在莊子的《胠篋》中說得尤其明顯:‘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夏縈塵道:“這話怎講?”

劉桑道:“聖人為天下制定法度,因其無情,故至公而無私,所以聖人之法,也是至公無私的。但是聖人無情,百姓在這‘至公之法’的治下,到底過得是好是壞,聖人難道又真的在乎?這就像天地養育萬物,但萬物之間,弱肉強食,天地難道又在乎?聖人制定出大公無私的法度,然後便如對待芻狗一般,棄之而不顧,聖人定下的鬥斛、權衡、符璽、仁義,皆為大盜所竊,何為‘大盜’?竊勾者誅,竊國者侯,所謂大盜,就是竊天下之利器、聖人之智者。大盜奪取了聖人定下的法度,進而利用它為非作歹,禍害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卻因聖人定下之法度,而無法制裁大盜,聖人之法,本該用來抑制大盜,然而大盜平安無事,賢能如龍逢、比干、萇弘、屈原,反因聖人之法而不得好死,那聖人所做之事,到底是好是壞?”

夏縈塵道:“但這並非聖人的錯……”

“是對是錯,聖人又何曾在乎?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劉桑道,“當然,若能夠代代出聖人,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聖人何其少,大盜何其多,於是聖人之法度,總為大盜竊取,大盜偽裝成聖人,假借聖人之‘仁義’,而行禍害天下之實事,所以‘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聖人已死,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