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奔至既非你又非我、也不屬於物質世界的幻象,這些幻象並非你真理為我創造的,而是我的浮誇凝滯於物質而虛構的。我責問你的弱小的信徒們——他們本是我的同胞,我不自知的流亡在外,和他們隔離——我糾纏不清地責問他們:“為何天主所造的靈魂會有錯誤?”但我不願別人反問我:“為何天主會有錯誤?”我寧願堅持你的不變的本體必然錯誤,卻不願承認我的變易不定的本性自願走入歧途,擔受錯誤的懲罰。
我寫這本書的時候,大概是二十六七歲,當時滿腦子是物質的幻象。這些幻象在我心靈耳邊噪聒著。但甜蜜的真理啊,在我探究美與適宜時,我也側看我心靈之耳聆聽你內在的樂曲,我願“肅立著靜聽你”,“希望所到新郎的聲音而喜樂”,'26'但我做不到,因為我的錯誤叫喊著把我拖到身外,我的驕傲重重壓在我身上把我推入深淵。你“不使我聽到歡樂愉快的聲音,我的骸骨不能歡躍”,因為尚未“壓碎”。'27'十六
我大約二十歲時,手頭拿到亞里士多德的《十範詩論》,我讀後即能領會,但這種聰明為我有什麼用處?我的老師,迦太基的雄辯術教授,提到範疇,便動容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