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囉嗦,直接接起山本十七朗的電話,就聽見山本十七朗叫道:“主人,現在我實在是沒有辦法,你可一定要給我想一個辦法啊!”
李強也不知道山本十七朗到底是遇到什麼困難,緩緩說道:“沒事,有什麼事情,我們兩個一起想辦法,現在你就先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吧!如果是關於豐臣秀吉的古墳的事情,我想我倒是可以給你想一點辦法。”
山本十七朗聽完李強的話,也是一呆,馬上就苦喊著說道:“主人,你猜得沒有錯,問題就是這樣的,我派了我的全部人出去尋找豐臣秀吉大人的古墳,但是一個星期的時間,我們將整個日本找了一個遍,也沒有找到豐臣秀吉大人的古墳。”
李強聽完山本十七朗的話,點點頭,笑道:“這樣吧!我們華夏有一些密術,就是關於盜墓的,我馬上想辦法去幫你找幾個人,到時候這些人肯定能夠幫助你找到那個豐臣秀吉的古墳,這些你就放心吧!”
山本十七朗聽完李強的話,不明白地問道:“主人,什麼是盜墓啊!”
李強聽完山本十七朗的話,才慢慢地解釋道:“華夏現代意義上、由國家發起的、有組織、有針對性的‘考古發掘’活動還不到一百年,記得十多年前看過幾篇幾十年前的發掘報告,那與其說是‘發掘’倒不如說是‘盜墓實錄’。因為其方法、手段等等完完全全是盜墓者的那一套,沒有‘自己的’東西。到現在,在有些手段上可能先進了加入了一些高科技成分,比如探地雷達、金屬探測儀、氣體分析儀等等,但原理還是一樣的。”
真正的民間盜墓者受各種限制,他不可能帶著雷達去盜墓,連個洛陽鏟還得想辦法拆開“藏起來”所以他有他自己的絕招。他要想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就要想各種辦法,有些是很精妙的。
李強也知道,有的東西需要幫助山本十七朗補習一下,於是就繼續說道:“在洛陽邙山馬坡村,有個人姓李,從小就以盜墓為生,在民國十二年,有一天,他到十幾裡外的一個縣去趕集,有個來自偃師縣馬溝村的人熟人正在搭棚子,資金積累賣煎包子,雙方見面打個招呼,他見這人用一把筒瓦狀的短柄鐵鏟在地上挖了一個豎起的小坑,以便放入棚柱,這人用此鏟往下一走.擔上來時帶出不少士,一下子觸發了他的靈感,這傢伙比鐵鍁省事,特別是能帶上原土,得判斷地下不同地層的情況,於是找了張紙,貼著鏟畫出了一張原大圖樣,回家後找人按圖打造,一試果然得心應手,效果不錯,於是得到了推廣。”
一般的洛陽鏟已經被淘汰,用的鏟子是在洛陽鏟的基礎上改造的,分重鏟和提鏟(也叫泥鏟)。由於洛陽剷剷頭後部接的木杆太長目標太大,所以棄置不用,改用螺紋鋼管半米上下,可層層相套隨意延長。平時看地形的時候,就拆開背在雙肩挎包裡。同樣的,挖的墓不同盜墓工具也不同。探漢墓用洛陽鏟演變而成的重鏟,挖唐墓時用扁鏟(類似魯智深的月牙鏟),進入漢墓墓室(漢墓多為墓坑,多已塌陷)搗土時用滾叉和撇刀。一般來說,西漢墓不帶耳房,東漢墓多帶兩個耳房,這是標誌。
唐墓是墓磚搭起來的,磚之間沒有粘合,搭成穹頂。而有墓磚的漢墓並不常見(大墓除外),多為墓坑或坑上加木方。明清墓則多為磚結構,墓磚之間以石灰和鐵片鑲死,有的明墓墓頂厚達兩米多(七輻七券墓頂)非常堅固。明墓距地面深度一般不超過六米,可以不用特殊方法而在一夜之間盜掘完成。漢墓一般距地表十一二米左右,西周墓則更深,要想一夜之間盜掘完成必須使用特殊方法。尤其是漢墓、西周墓歷史久遠,標誌難尋,先有一個“找地方”的過程。
確定好位置、下探條、下鏟、看坑灰、落實墓室形狀方位(也就是確定年代)然後才能做好準備、用特殊方法在一夜之間盜掘完成。盜墓賊盜墓的目標性非常強,比如進入墓室會直接挖向棺材的位置然後在“左肩右腳”找東西,然後到耳室(東倉西庫)蒐羅至於其它位置,則看時間長短而定,時間短則棄之不顧。“看地形”時也有很多“心得”,比如“秦埋嶺漢埋坡”等古代盜墓挖坑都是“方”型坑,近代為“圓”型坑,這就是所謂的“古方近園。”
幹盜墓的人可分成兩種,一種是官盜,像董卓,中華民國時的孫殿英等,都很有兵,他們動用大批士兵,明火執仗的幹,還有一種是民盜分佈各地,人數眾多。集中在河南,陝西,湖南長沙周邊一帶。
專業盜者平常是兩個人合夥,多人團伙是少數,獨乾的更少,因一個人顧不過來需要一個人挖,一個人放風和清土,以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