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言今年足足有八十二歲了,怎麼看都算是超高齡人士。能歷經三朝還平平安安活到這個歲數,肯定挺有本事!李治有些發愣:“蕭老學士不是在幫四哥修書嗎?怎麼成你老師了?”
李元嬰道:“你可真笨,你看看孔聖人,別人教他一個字,他就能稱別人是‘一字之師’。我去請教了蕭老學士那麼多次,怎麼算都不止一個字,怎麼不能叫老師了?所以說,你看書就是死讀書,學過的東西都不會靈活運用!”
李治一陣沉默。
要是孔聖人知道你這樣靈活運用,一定很想打死你吧?
……
上下都收拾停妥,御駕便趁著冬日未至趕回京城。李元嬰又帶著小夥伴擠一車,一路上把沒畫到書上的《韓子寓言》講給兕子他們聽。
別看李元嬰只把書送出不到一百本,這本書近來卻掀起了不小的風浪:首先,李元嬰分書的物件不是皇子皇女,就是達官貴人,頭一批人翻開看了都覺有趣,紛紛湊在一起討論;至於長孫無忌這些年長的,對這種小孩子看的書雖不大有興趣,看過之後卻也覺得挺有教育意義,便順手拿給了家中小孩看。
這年頭的書是不會講究趣味性的,有得給你看就不錯了,哪會照顧你小孩子懂不懂、覺不覺得枯燥?是以,這本《韓子寓言》一下子在年紀小的那群人裡刷足了存在感,大夥都熱烈地討論著裡頭各種有趣的故事,還準備帶回京城和那些沒機會看到這本書的人炫耀。
甚至,還有沒機會拿到《韓子寓言》的小孩哭著喊著求別人借給他們看。
新晉的滕王殿下在眾人心目中的形象都變得高大起來:原以為這傢伙只會惹是生非,沒想到他居然還能自己弄出一本書來了!而且這書的外觀瞧著就很新鮮,可以一頁頁地往下翻!
御駕回到京城已是十月,李元嬰先去見了柳寶林,被柳寶林抱著左看右看,生怕他在九成宮吃不習慣餓瘦了。李元嬰由著她看完,把特意留著的《韓子寓言》拿給柳寶林看。
柳寶林歡喜地拿著書看去了。
李元嬰正準備把餘下的書叫人拿出去分了,便聽有人在外面叫喚:“李元嬰,出來,李元嬰,你出來!”
李元嬰一聽,這不是高陽嘛!他跑出去一看,一身騎服的高陽額上還帶著亮晶晶的汗珠,白皙的臉頰紅撲撲的,顯見是剛才還在玩馬球。
見高陽一臉怒氣,李元嬰很無辜:“怎麼了?”
高陽衝上去,拿著馬鞭柄戳李元嬰胸口,生氣地說:“你還好意思問我怎麼了?你明知道我因為生病去不了九成宮特別傷心,你還整天寫信來告訴我你們玩了什麼、玩得多開心!你怎麼能這樣,氣死我了!!!”
李元嬰覺得高陽太不可理喻啦,他辯駁道:“我把好玩的事和你分享,你怎麼可以生我的氣?我要是不寫信給你,你才應該生氣!”
高陽想了想,覺得李元嬰說的好像也有道理。要是李元嬰都不給她寫信,她一定更不高興!
李元嬰見高陽陷入思索,篤定地說:“所以說,你們女孩子就是這樣,這樣不行那也不行,都不知道怎麼才行!”
高陽還是覺得李元嬰是個混賬:“那你也不能炫耀你們天天吃喝玩樂多開心。”
李元嬰跑回屋裡拿了本《韓子寓言》出來:“這是我畫的書,厲害吧!這本送你了!”
高陽道:“你明知道我不喜歡看書。再說,書還能畫出來的嗎?”
李元嬰道:“那當然能!”他翻開給高陽看裡頭的內容,高陽只看了一眼便被吸引住了。
高陽一把搶過《韓子寓言》,決定勉為其難地原諒李元嬰。
送走迫不及待準備回去看《韓子寓言》的高陽,李元嬰開始琢磨接下來乾點啥。
李元嬰如今已經是滕王了,可以自己領著人出入宮門,往後他時不時可以去外頭玩耍。他既然有辦個大書院的偉大理想,那肯定不會等到事到臨頭才手忙腳亂地開始搞,李元嬰決定先做點前期準備!
比如收集點書,說收集點人才。
李元嬰叫戴亭去把董小乙叫來。
人齊之後,李元嬰開始交待任務:董小乙領著人去他名下的田莊逐一考察,看看哪個田莊適合改造成“葵園”,這個葵園於他而言大有用處,不能出差錯;戴亭負責在城中物色一處帶鋪面的好宅子,要大要敞亮,把整個宅院按照他的要求改造一番;除了找宅院之外,還要再盤個造紙工坊,挖點技術人才囤著,將來他們可能還要印書,總買紙太虧了!
兩人領命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