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嘆著氣告訴魏徵自己不想兩地同時辦展,那太勞民傷財了,對百姓來說沒好處,也不容易把展會辦大辦好。沒想到李元嬰知道之後來信罵得他狗血淋頭,他想想也覺得不給李元嬰辦太不通人情,所以才想出這麼個輪流辦展的主意。
頭一屆萬國博覽會,李元嬰這個出主意的人總不能缺席吧?所以他才讓李元嬰回來協辦。至於往後讓李元嬰和太子到各地主持萬國博覽會,當然是為了鍛鍊他們!
李二陛下說得情真意切,甚至還有李元嬰洋洋灑灑罵了幾千字的信做作證,連魏徵都挑不出問題來。要是李元嬰在這兒,那肯定是搶著答應下來,絕對不會有半點不甘願。
對李元嬰這種身心都野得不得了的人來說,能到處玩耍對他來說是天底下最有吸引力的事!
魏徵在心裡嘆了口氣,沒再多說,回去把自己的名字也署了上去,按著李二陛下的意思讓人把詔書送去滕州。
李元嬰最近過得挺快活,使者們都出發了,再回來時可能帶回的就是各國使團。到那時他就能坐在府裡玩遍各國好玩的東西、嚐遍各國好吃的美味,想想就開心!
傳旨內侍來到滕州時,李元嬰還覺得有些莫名。以前李二陛下送詔令送書信過來都不太正式,這次看著很正經,讓李元嬰覺得他無恥的皇兄要坑他!
李元嬰萬般警惕地接了旨,聽了半天花團錦簇的溢美之詞,才聽出重點來:李二陛下雖然不許他今年在滕州辦萬國博覽會,但以後可以讓他辦。而且,李二陛下召他回京協辦這次萬國博覽會,往後各地要辦時也都讓他和太子去主持!
李元嬰眼睛都亮了,接過旨意還不太相信,拉著魏姝她們問:“皇兄的意思是我可以到處玩對不對?是不是我想上哪玩都可以?”
魏姝幾人都點頭。這個旨意讓他們意外極了,畢竟藩王就藩之後可能一輩子都只能呆在封地,李二陛下這旨意等於允許李元嬰到處行走!
這年頭其實很多人不太願意出遠門,一來路況不平坦,二來可能有匪患,可李元嬰不一樣,讓他悶在一個地方對他來說才是種折磨,要不然他也不會按捺不住偷偷跟著李德謇他們出海。
沒有比允許他到處跑更讓他高興的了。
李元嬰確實高興壞了,馬上又把李二陛下從“混蛋皇兄”改成“天下第一好皇兄”。
到晚上李元嬰都還睡不著,拉著魏姝問她願不願意跟他一起去,書院那邊逐漸也培養出不少得用的人才,武媚都逐漸從書院事務裡抽身,只做重要決斷,魏姝也不必一直圍著書院轉悠。
魏姝和武媚還是有些不同的,武媚很有野心,基本是衝著刺史的位置在發展。魏姝更偏向於搞學術研究,她從小就愛書法,在書院負責的也是女子學院和字學一塊。
李元嬰覺得假以時日,魏姝在書法上的成就未必比褚遂良他們差,他興致勃勃地和魏姝暢想未來:“我們到各地尋訪字畫和碑刻壁畫,你學字,我學畫,往後我的畫全由你題字,讓後人知道我們都很厲害!”至於麻煩事煩心事,交給別人去做就好!提到這個李元嬰就有點惋惜,“要是我們早出生個百八十年就好了,很多字畫都沒被毀掉。”
魏姝點頭。
就在南北朝和隋末,書畫有過三次浩劫,一次是梁元帝為了不讓自己收藏的書籍字畫落入敵手,一把火把自己的藏品全燒了;另外兩次是隋煬帝和李二陛下在用船運輸字畫珍品時整艘船沉了,許多真跡全沒救回來。
那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啊!
李元嬰要帶她去各地尋訪字畫真跡和碑刻壁畫,她當然願意去,這些寶貝將來也不知會不會遭天災**,他們能親眼看一看總是好的。
魏姝道:“祖父也寫了信過來,說到各地辦這個萬國博覽會怕不會輕鬆,不是每個地方都像滕州這樣交通便利,到時不管水路陸路都得修整,怕是得費不少人力物力。”
這個任務到時很可能落到李元嬰頭上。
李元嬰一點都不擔心:“這些可以以後再考慮,先答應了再說!”反正他皇兄不要臉又不是一天兩天,要他出錢出主意也沒關係,他又不差錢,就當是花錢買個出去玩的資格好了。
李元嬰和魏姝商量了一夜,第二日又召集武媚等人來開小會。滕州是他的封地,也是他的根基,哪怕他要東跑西跑,滕州這邊也不能放鬆!李元嬰把各項事務按照個人意願分給了武媚她們,讓他們堅守大後方,牢牢把控好海港這個能生金蛋的地方。
都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元嬰放權是真放權,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