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他認為蚊子船便宜且配備有足以威脅鐵甲艦的巨炮,價效比更高。買一艘鐵甲艦的錢足以買十艘蚊子船,所以還不如大量購進蚊子船這種水炮臺扼守要道以御外敵。

針對鐵甲艦的效能,沈葆楨向李鴻章作了解釋:“鐵甲船非無可破之炮,然較之木殼鐵皮者難易迥殊。且船有隔斷,縱受傷不至沉沒,尚可以戰。且我船上所用亦德之克虜伯、英之阿姆斯特朗,彼能及我,我亦能及彼。”

然對鐵甲艦興致缺缺的李鴻章卻以“弟不敢濫用絲毫”為詞,拒絕購買鐵甲艦。

由於當時李鴻章執意不肯購買鐵甲艦,出於無奈,沈葆楨決定,“倘鐵甲無成,只得先索水炮臺以守長江”。

因海防經費已統歸北洋,他只有向李鴻章乞求施捨,“尊處所購三十八噸炮蚊船,務懇分賜數號”,“倘所購各船僅敷天津之用,可否於海防經費內提款為購兩號”。

主動開口要買蚊子船,這下對了胃口,力主守口的李鴻章這回很是爽快,一下子代南洋購買了四艘蚊子船。不過沈氏深知,蚊子船“炮巨底淺”,只適用於“內河江湖”所以他決定把這些炮船部署在吳淞口和江陰,專守長江。

就這樣,蚊子船開始大行其道裝備大清海軍,購買鐵甲艦的計劃被無限擱置下來。

第九十七章 購艦

受李鴻章海防政策影響,大清從西洋購進了為數可觀的蚊子船。除了南北洋從英國購入的龍、虎、霆、電、東、西、南、北等8只外,還有福建於1876年從美國買來的“福勝”、“建勝”,1879年山東委託李鴻章在英國訂造的“鎮中”、“鎮邊”。這期間共花費175萬兩以上的銀子。

從外國購買了12只蚊子船,而這些船隻能用於巡江。在不久後的中法戰爭中,實戰證明蚊子船在把守海口的戰鬥中不堪一擊。馬江之戰中,與比“揚武”排水量還小的“窩爾達號”(1,300噸)木殼輕巡洋艦對陣的“福勝”、“建勝”兩蚊船,在極短時間內就沉沒了。這是慘痛的血的教訓。

1879年,在沈葆楨生命的最後一年,沈葆楨開會總結海防專款被抽撥挪用的經驗教訓,並針對李鴻章“弟所以徘徊四顧未敢力倡鐵甲之議,一無鉅款,一無真才也”的辯解之詞進行了反駁。

沈葆楨說:“外洋定製物價,分期償債,有百萬以為權輿,似不甚窘。其餘指款各省,鹹知其不能不解,亦必踴躍。萬一不敷,奏請部庫暫借數時,亦必邀允。倘懸而無簿,人人虎視眈眈,欲留此百萬金以備緩急之需,恐口眾我寡,大大易易。”

應該說,沈葆楨的這些話對李鴻章頗有啟發,為後來訂購定、鎮二艦指明瞭一條籌款的途徑。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對海防知識的逐步瞭解,李鴻章的思想也開始逐漸轉變。

為了尋求補救,沈葆楨還奏準自光緒四年起從李鴻章手中分出南洋海防經費,並建議各省兵輪定期會操。但鐵甲艦未能購得使沈葆楨抱憾終生。沈於病逝前夕,此衷難忘,彌留之際口授遺疏,傾吐肺腑之言:“臣所每飯不忘者,在購買鐵甲船一事,至今無及矣。而懇懇之愚,總以為鐵甲船不可不辦,倭人萬不可輕視,伏望皇太后聖斷施行,早日定計,事機呼吸,遲則噬臍!”

就在沈葆楨去世的一年,李鴻章曾數次對購買鐵甲艦一事動心,但卻遲遲未買。李鴻章寫信給沈葆楨稱:“所論鐵甲船必須購置,頭頭是道,精鑿不磨,深為敬佩。若能添購兩號,縱不足以敵西洋,當可與日本角勝於海上。日意格寄到英廠鐵甲圖式、圖說,如已譯出,乞寄示一閱。”接著,李鴻章派李鳳苞出洋“會商日意格察勘鐵甲船”。

沈葆楨生前的影響加之其彌留之際口授遺疏對李鴻章的影響不可謂不大。而最終令李鴻章下定決心購買鐵甲艦的卻是兩位留學歸來的年青人。

1879年7月,在英國留學、實習的劉步蟾、林泰曾二人結業回國。他倆回國之初即懷一腔熱情向福建船政局呈上《西洋兵船炮臺操法大略》,決心以所學知識報效祖國。

該略論不久後由船政提調吳仲翔轉寄給李鴻章。當李鴻章看到略論內有“蚊船利於攻人,而無能自衛”,“若中炮子即有沉破之患”,“非擁鐵甲等船自成數軍決勝海上,不足臻以戰守之妙”等話時,感到觸目驚心。

李鴻章打算與劉步蟾逐一研討略論中的各條、各圖,並諮詢海防政策,便寫信給沈葆楨,議定劉步蟾不去南洋轉而來北洋供職,林泰曾撥赴南洋備沈“就近顧問”。

劉步蟾到北洋後,李鴻章瞭解了不少有關海防的知識,知道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