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湖中四五百丈方圓盡是異常平滑,光可鑑人之寒冰,冰面四周方才是水面環繞。此處地處中原偏西之地,此時已是春夏之交,且人立於湖邊並未對寒意有所覺,是以湖中有冰卻是極為詭異。

此刻已是子時初刻,鄒雲風正自不解這怪湖之狀。突地冰面一陣顫動,約莫一刻時光,冰面自顫動而裂隙,最終竟是四分五裂,化成塊塊浮冰於水面之上載沉載浮。瞬息之間,湖面中央水濤翻滾,一物自中緩緩升出。

只見此物頭顱碩大,一隻獨目足有海碗大小,口中遍生利齒,脖頸竟有一丈有餘,身軀尚自隱伏於水中,如此看來,此物如全身露出水面,亦是有五丈高下。此刻正緩緩向岸邊行來。

鄒雲風見狀亦是大驚失色,料想必是此物禍害村民,然目下以自己之力若想除得此獸亦是力有不逮,且此物劣跡雖是聽村民言講,自己並未親眼所見,如貿然動手亦是暴殄天物。正自細思,此獸已近岸邊,見一人立於岸邊,獨目之中竟是寒光閃動,遂即一口寒氣噴出。

鄒雲風只覺寒氣襲體,竟似較之自己習練玄冰之時猶有過之,不覺飄柳身法使出,身形躍出三丈有餘,然那寒氣竟似如影隨形,竟將身邊粗木吹得枝葉枯萎。又向後縱出三丈有餘,方是略覺溫暖。

鄒雲風不由凝目瞪視這異獸。心下回憶典籍之中所載異獸,剎那間靈光閃現,竟是一掌拍向自己額頭。此物原是出自上古之時,天地之間冰天雪地,萬物不得生長,然卻有此獸以冰雪為食,是以天生即可凝水成冰,尤其一隻獨目極為易於辨認,是故先天輯古錄中將此獸稱作獨目覆冰龍。

想至此處,鄒雲風自是知曉這覆冰龍極為稀有,誰料竟是在此處得見。然此獸禍害村民三四百年,自己以俠義道自居,豈可坐視不理。是以邊戒備覆冰龍,邊搜盡枯腸,遍尋剋制此物之法。

覆冰龍上得岸來,獨目凝視滿月,竟是如道家養氣之法自行吞吐起來,隨著氣息湧動,周遭數目竟是如摧枯拉朽一般枝葉落盡。約莫一個時辰有餘,覆冰龍方自退回水中,隨即湖面之上亦是結出冰面,甫又將湖心遮蔽。

鄒雲風見得覆冰龍已是迴轉水面之下,所攜寒氣竟然瞬息之間已將湖心催化成冰。料想此獸如是得遇入山捕獵之村民,必是大快朵頤一番。即已定下為村民除害之心,鄒雲風隨即轉身尋得一僻靜山洞,行進其中。

這洞窟本是不深,行進十餘步已至洞底,洞內卻也乾爽,鄒雲風是以自腰間取下兜袋,隨意取些乾糧充飢,遂又百般搜尋除此異獸之途。須知這西泠閣一脈本是宅心仁厚,凡事盡已不傷生靈為要。是以鄒雲風亦是深得此道,亟欲尋到既不傷此物性命,又可令其不再為害村民之道。尋思之間竟已昏昏睡去。

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恍惚之間,鄒雲風只覺自己立於一片古戰場之上,兩方人馬正自廝殺,一方兵馬全身赤衣左紉,手中弓矛,一方人馬卻是全身黃衣,手中刀槍,弓矛刀槍俱是僅具形狀,卻為木石所造。雙方兵馬交戰正酣,互有攻守,約莫一個時辰方才止歇,各自回營料理傷病。黃衣兵馬一方貌似一名將軍遍巡營寨,不時將草藥分發給受傷士兵,此後返回營帳之中,竟似於竹簡之上提筆書寫,寫何內容卻是無從窺得。

次日清晨,鄒雲風兀自醒轉,夢中之境歷歷在目。然即便反覆尋思,亦是不得索解。突聽洞外似有動靜,即刻行至洞前,只見一蛇正自纏繞一株草木,竟似有攫取之意。見此情景,鄒雲風恍然大悟,不由驚愕了一聲,身形已是騰空而起,頭頂撞在山洞之上隱隱作痛。

鄒雲風亦算福至心靈,自窺得蛇尋藥草,方才窺得夢中天機。其夢中所見乃是上古之時黃帝與蚩尤之板橋大戰。傳說當年黃帝與炎帝共同對敵蚩尤部落,雙方對敵之中傷亡無數,黃帝仁心遍尋醫治傷患之法,且於板橋大戰之後亦是將一路醫方記載流傳,後世稱之為黃帝內經。

期間提及舉凡兇猛之物,周遭之內必有剋制之物,作為萬物相生相剋之理即是此意。鄒雲風由此方知,此夢便是暗喻自己這山峰周遭必有剋制覆冰龍之物,是以心下極為興奮,並不在此多做停留,起身運出內力,身法飄飄,在山巔左近逡巡起來。

須知此處方圓極為廣闊,是以鄒雲風尋了約莫兩日時光亦無所得,期間每晚俱是可見覆冰龍行至岸上行那吞吐之功。鄒雲風只得按捺心中不耐之情,不厭其煩的窺看四方。是日行至山頂一方巨石之上,此處亦是走過幾遭。

突然之間,鄒雲風只見雲端直衝急下一雙巨鳥,毛色五彩斑斕,口喙如勾,頭頂一叢羽毛約莫半尺,鮮豔如火,身形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