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再臨戰禍。不知三位以為我輩俠義道中人,當如何救民於水火?”
羅天旭三人被問的一愣,實在沒想到這看似潦倒的書生竟然真的襟懷天下。龐鵬此時已收起了七分的傲氣,他沉吟片刻,慎重的說:“既是將亂未亂,且天意不可違,你我凡俗之輩實在難有作為。今日我三人來,不是為天下蒼生,僅為一方百姓。先生既然襟懷天下,那依我看不妨從一方做起。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若先生能保一方安寧,推而廣之,何愁天下不平,百姓不寧?”
張繼天一聽,撫掌大笑:“知我者,小兄弟也!沒想到你小小年紀,竟有如此見識,真是讓人汗顏。我張繼天自負經天緯地之才,蝸居於此不過是韜光養晦之計。正是等有識之士來共商大計,依我看,天下大亂之時不過百年,當今之世,已無處容得我輩中人,唯有南方萬里海疆,可任你我這般清高之士馳騁。”
羅天旭聞言大喜,料定月餘的辛勞絕對沒有白費,便拱手道:“先生與在下想到了一起,但南方海疆由怒蛟幫稱霸十年,他人又豈能輕易撼動其地位?”
張繼天淡淡一笑,接著說:“物盛極則可殺也!怒蛟幫雖勢大,號稱人數逾萬,實則外強中乾。這些年來所作所為,更是天怒人怨。此幫不除,南郡百姓安有安寧之日?不過,除怒蛟幫是當下之策,也是短計。長計乃是雄踞萬里海疆,休養生息。待天下大亂之時,尋訪明主,助其匡扶天下,兼濟蒼生!”
羅天旭聽完他的一席話,對其更是佩服之至,當下從椅子上站起來,又是一鞠:“先生雄才大略,以兼濟天下為己任,令羅某自慚形穢。我兄弟三人願輔先生成就大事,今日就拜先生為首,日後以先生馬首是瞻,任由先生調遣。”
“張某不敢居功,若非三位有意造福一方,張某也只能閒居於此。即是志同道合,不如義結生死,共圖大事。”
四人一見如故,又有英雄相惜之意,隨即報了生辰八字,結成異姓兄弟。羅天旭又替不在場的鮑震上了柱香,按照年歲大小,大家重訂了長幼之序。以羅天旭為長,張繼天次之。拜完天地,羅天旭便進入主題,跟張繼天詳細講述了怒蛟幫的情況和自己現在的實力以及自己所做的安排。
張繼天聽了沉吟片刻,緩緩的說:“怒蛟幫雖勢大,但就目前形勢卻是敵明我暗,況且又有萬里海疆為依憑,大可以不斷的蠶食他們的力量,同時韜光養晦,等實力無差時再一決雌雄。只是現在我們的力量遠遜於對手,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看來我們不得不去見那個人了。”
三人不知就裡,但眼見他神色忽然暗淡下來,像是左右為難。羅天旭欲問清原委,卻被他一語帶過:“你們隨我來便是了。”。
………【第四章 重出江湖 4】………
一行人就此離開張宅,又找回馬匹跟著張繼天一路狂馳出城。這一路張繼天神色仍是凝重,滿面盡是化不開的愁雲,跟適才他們結拜時的欣喜之情判若兩人。四人疾馳了約兩個半時辰,竟已來到泰山餘脈附近。舉目望去,巍巍高山如神明俯瞰大地,而芸芸眾生安然的在其腳下繁衍生息,似乎天下唯有此處依舊如盛世般泰然。張繼天帶著他們來到一處村莊外,將馬匹栓在了路旁的樹上,便帶大家走進了村子。
此時秋收剛過,村子裡一派豐收後的喜慶氣象,已經有人將收好的麥子鋪在道旁和院子,以儲備過冬了。這等景象讓他們大感暢快,唯有張繼天依舊悶悶不樂。四人緩緩前行,步子越走越慢,終於停了下來。三人見張繼天的眉頭皺的更緊了,正不知如何是好,誰知他思量一會,隨後將手中的紙扇一按:“苦也,苦也!罷了,還是順其自然把。”說完也不回頭,大步流星的朝前走去,三人不知他究竟心煩何事,更不知這平靜安樂的小村中究竟會有何等高人,能讓聞名天下的毒孔明如此煩愁,只能默默的跟在他後面,靜待事情的發展。
大約走了一刻鐘,四人來到一棵依舊繁茂的榆樹旁,樹枝隨風輕擺,揮灑出仲秋的淡淡涼意。樹蔭下,兩名鬚髮皆白的老者正在專心的對弈。張繼天就在樹下站停,專心的看起棋來。三人心知他憂心之人必是二人中的一個,於是專心打量起兩位老者來。兩人東西分坐,東面一人,衣著得體,落落大方,一派大儒風範,舉手投足間便透出溫雅隨和之氣;另一位則截然相反,蓬頭垢面,衣著邋遢,而且仲秋時節還袒胸露乳,幾乎叫花一般的打扮。只是身上沒有異味,神態自若,並無一般乞丐的頹喪之氣。
三人見張繼天不說話,只是專心觀棋,便也不說什麼仔細觀起戰來。三人中龐鵬棋藝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