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楊致現在根本沒那個閒工夫去想這些亂七八糟的破事。聽馬成來報後,心下暗暗叫苦:皇帝對諸多百姓前來賀喜其實頗感忌諱,剛一進門話中就透著一股子濃濃的醋味,只是不便明言罷了。若是數百侍衛與衙役突然出現在府中,本來熱熱鬧鬧的婚禮一眨眼便會變得戒備森嚴。極少數有見識的人還能想到多半是來了什麼大人物,不知道的還會以為楊致犯了什麼事,正在抄家拿人!
幾十上百個老百姓還好對付,成千上百一大群那就很難說了。攪了自己的婚禮還不要緊,若是害了那些淳樸善良的百姓,那就真是罪該萬死!既要保證皇帝能安全離開,又不能傷害無辜百姓,還不能讓自己的婚禮被攪和了,得想個什麼辦法才好?
“皇上,請您暫且留步。”楊致叫住皇帝道:“微臣以為,您應該與陳老將軍和王相一起亮明身份,再行擺駕回宮。”
“這是為何?你府裡這般擁擠不堪,朕真是怕了,還是趕緊微服回宮為妙。”
微服回宮?侍衛和衙役都來了好幾百,還微你個死人頭啊!楊致固執的道:“皇上請稍安勿躁。待微臣將賬房禮簿呈上一閱,您就知道了。”
徐文瀚馬上便領會到了楊致的一番苦心,從容笑道:“皇上,因為飛虎侯今日收到了比皇上的御賜金牌還要貴重十倍的賀禮。”
“……有這等事?速將那賬房禮簿取來!朕倒要好生看看到底是何奇珍異寶,竟然比朕的金牌還要貴重十倍!”
皇帝或許並不“聖明”,但他絕對算得上是一個頭腦清醒的稱職的皇帝雞蛋五個,豬肉三斤,瓜菜一筐,鞋墊兩雙……,當皇帝看到這些五花八門、平常得再也不能平常的賀禮的時候,非但一點也不覺得荒誕可笑,反而悚然動容,噓聲長嘆道:“大夏之君何時能夠收到這等禮物,大夏就何時已成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朕一生征戰殺戮無數,此生已絕難有此幸運。但是,朕一定要朕的後世兒孫有朝一日能收到這重逾泰山的禮物!”
為了將皇帝的滿腔醋意化為無形,楊致不失時機的提醒道:“若非皇上的褒獎表彰與諸多恩典,微臣豈能得享如此榮光?微臣不敢貪天之功。皇上,難道您不覺得微服回宮未免太過浪費了麼?”
這叫不留後患的面子共享,你上哪兒去找這樣收買民心的絕佳作秀機會?皇帝若是笨到了這種地步,那他就不是皇帝了:“楊致,拿酒來!朕要與長安百姓為你這廝的新婚大喜共賀同慶!”
——
第102章 意外的邀請
皇帝是精明的,也是果斷的,當然他也很愛面子。
為了推動大夏這輛巨大的戰車不斷前進而不散架,皇帝猶如一名縱橫捭闔於其中的高明匠人,得心應手的構築各式各樣的平衡。
福王趙行是皇帝僅有的兄弟,二人從小一起長大,皇帝很清楚自己的弟弟並非庸碌無才之人。但自先帝確立皇帝為大夏將來的主人以後,福王便將他的聰明才智盡皆投入到了聲色犬馬的研究,至今樂此不疲。也正因為如此,皇帝登基二十五年以來一直兄弟相安關係和睦。
耿進不僅是皇帝少年時的玩伴,而且父子二人都躋身於大夏開國以來能開九石強弓的猛將之列。難能可貴的是,耿進的頭腦也沒有給他邁向禁軍大將軍寶座造成任何阻礙。
皇帝拒絕將長秀公主趙妍賜婚於耿超,並非單純是出於對女兒的寵愛。福王與耿進兩家的聯姻,是他早已計劃要搭建的一種平衡。
太子趙恆給兩家送去的賀禮一模一樣,卻為到底去哪一家登門賀喜撓破了腦袋。去楊府吧,他怕觸犯皇帝的忌諱,更怕皇后與李氏一族舊怨未平新怨又起。去耿府吧,他怕楊致對他心生膩歪,也怕福王與耿進對他不待見自討沒趣。原本打定主意哪兒也不去,乾脆老實在家待著。不料皇帝有心微服出宮去楊府賀喜,很大方的打發皇后與太子母子倆去耿府做槓桿。
當皇帝發現預想中的平衡已經脫離他的掌控之外,便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對自己最為有利的回宮方式。至於福王與耿進那一頭會怎麼想,讓他們自個兒慢慢琢磨去吧!
“皇上駕到!皇四子越王殿下、西突厥索力王子殿下、樞密院太尉陳文遠陳大人、龍淵閣大學士王雨農王大人、集賢殿大學士徐文瀚徐大人伴隨聖駕,共賀一等飛虎侯楊致新婚之喜!”
上百名全副武裝的大內侍衛分列楊府前廳兩旁,站得像槍桿一般筆直。得益於數十年如一日的長久操練,皇帝貼身近侍馬成公鴨嗓子的高分貝音量,足以在喧鬧嘈雜的人聲中脫穎而出。再隨著皇帝與五個重量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