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部分

楊致完全是撕開臉面說的大實話,張干與高可競進退兩難,不知如何作答。薛青雲始終笑容不減:“我等愚鈍,請侯爺明示。”

孰料楊致接下來的話更難聽:“你們別以為自己是個人物,其實就是三個蠢貨!我急需用人,你們需要出路。但三條腿的癩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大活人滿大街都是。嘿嘿,尤其是想做官的大活人。求才若渴?禮賢下士?你們是沒睡醒吧?我們只不過是各取所需,兩相其便,如此而已。在我面前擺譜?難道你們沒打聽過我是什麼人嗎?你們把自己當盤菜,我還不一定看得上!諸位恕我直言,願意留下就聽我的章程,覺得委屈的趁早滾蛋。”(未完待續。。)

'邪雲曲 第309章 示警

三人之所以拖到今日才來,說白了就是為了自抬身價。但心底私存的那點顏面,瞬間已被楊致扒了個精光。

蘇子明舉薦的機會,可謂千載難逢。可人家根本不按常理出牌,連一丁點兒的矜持自傲都要與你計較。這位大爺的意思很明白,是你們要求他,他用不著求你。願意幹就留下,不願幹就走人。

三人之中,高可競與薛青雲默然矗立,張幹則羞愧無地。拖延不來、倨傲相試的主意都是他出的,沒想到都碰到了石頭上!如今留也不是,走也不是,怎生自處?

薛青雲笑容不減,不經意的換了口吻:“小人懇請侯爺示下。”

被擠兌訓斥到了這個地步都不走,連楊致都暗自佩服。薛青雲的稱謂由“在下”而“小人”,由“明示”而“示下”,已然把自己擺到了下屬位置,而張干與高可競並未出言反對。這足以說明,三人對來到金陵是何目的,已有清醒的共識:他們千里迢迢的趕來金陵,不是來玩的,更不是來鬥氣的。

凡事過猶不及。再不給個臺階下,無疑真是欺人太甚了。

楊致起身整了整衣襟,拱手笑道:“方才裝模作樣的與三位先生開了個玩笑,還望勿要見怪。請三位移步,到書房奉茶敘話吧!”

三人交換了一個眼色,一齊鬆了一口氣。這位強人既然說剛才是在開玩笑,那就當成是玩笑好了。

到書房落座之後,楊致親手將刊印成文的《大夏海關總督衙門暫行條例》與執法令、募役令分發給三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三人能得蘇子明舉薦,腹中當然有些貨色。花了近一頓飯的功夫。相互交換認真看完,均是一臉興奮。

楊致問道:“三位先生有何感想?”

張幹喟然嘆道:“侯爺奉旨籌建的海關總督衙門。自成體系,極具實權。依在下看來,其中有兩處難以把控。”

“海商巨賈與地方官府或明或暗多有勾連,因牽涉各方重大利益,海關分署與地方官府必有衝突。執法令對付商戶尚且好說,若是用之以對付地方官吏,即便能夠強行實施,也極難善了。”

“海關分署不受地方管轄,手握財權且爪牙鋒利。極易坐大,自成勢力。若非委之以心志清明堅毅之人,要麼會淪為鉅貪,要麼會與地方墨吏沆瀣一氣、同流合汙。”

到底是做過官的人,見地十分老辣。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海關分署與地方官府如何協調,以及權力如何約束、監管的問題。

楊致不置可否的道:“之所以稱之為《暫行條例》,正是為了便於日後補充完善。”

高可競說道:“既是如此,在下以為執法令、募役令也應歸入其中。督府新建,重典立威、強勢行事的用意原本不錯。但最好不與《大夏律》有相違背。否則地方官吏以此為由阻撓執法,海關總督衙門難佔其理。分署衙役裝備精良,較之禁軍精銳亦不遑多讓,各地府兵就更無法相比了。上述兩節。勢必還會招來諸多不必要的麻煩,請侯爺務必留意。”

薛青雲則道:“督府新建,諸事繁雜。耗費甚巨。而關稅厘金的徵收,一時難以鋪展。須費數月之功方才有錢可用。籌建耗費,錢從何來?鋪展之後。是否衡量有度?在下恭請侯爺仔細思量。”

三人所言,俱是實務,並無空談。

楊致不禁心下暗贊。對三人的言論不予置評,理了理思緒,將蓬萊、濟南、金陵三地的情形說了個仔細。關於經費來源、濟南知府胡偉之、金陵知府周仁杰這幾方面的現狀與考慮,尤其不厭其詳。

爾後直說道:“如今我最為急需的是可以獨當一面的人才,出謀劃策的幕僚則可暫緩。皇帝允諾,海關總督衙門五品以下文武官吏的任免由我自專。只要有真才實幹,仕途前程根本不是問題。”

“有請三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