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2部分

孔家莊、宿州、邳州和流民村寨裡,已經培養了大批熟手的管事差役,這些人在王兆靖、如惠和周學智的調配下,開始抽調出發。

雲山行本店或者分店出身的低等管事和夥計頭目,從趙字營受傷退伍的家丁,在趙字營學習吏事的學丁們,這些人被任命為莊頭,配二十名趙字營的莊園內出身的管事差役,再搭配兩個連的團練,然後一個莊頭要管理三千到四千的亂軍流民俘虜,這就是他以後的莊丁。

因為從趙字營有了規模之後,就一直在培養這些人才,能總管實務的骨幹,通曉農工商貿的人才,還有不停訓練的團練,這些人本就已經齊備,在雲山行總號那邊早就登記在冊,一旦徵發搭配,無非是按照名冊發下命令,讓他們來到某處報到,交待命令之後再出發而已。

安排在山東的田莊,往往是三四個田莊相鄰但不相連,彼此聯絡支撐,一旦有事,可以湊起來近千團練,就算沒辦法壓服滅殺,保衛安全還是能輕鬆做到,不過在山東各處的田莊內,每個田莊內莊丁的數目不會超過三千,而在徐州控制範圍內的各處,最多甚至可以有五千。

趙字營培養出來的人一批批的出去,魯南地域,特別是運河西邊的魯西南區域,一個個屬於趙字營的田莊建立起來,在這邊想要建起田莊其實很容易,因為這歷年災荒和苛捐雜稅,再加上這聞香教破壞一切的大亂,無主田地實在是太多,即便是有主的土地,也根本賣不上價錢,何況是徐州趙字營這樣的龐然大物來收購,不說別的,濟寧城下那幾次摧枯拉朽的勝利,就足以讓人拜服了。

至於那些這次或是領路,或者跟隨戰鬥的山東土豪殘餘,他們都想著恢復家業,不過經過這一場大亂,佃戶什麼的都是找不齊,趙字營也給出了條件,趙字營出錢收購他們田產的六成,然後用來安置流民,每年出產所得,他們可以拿到一成,如果有經商貿易的利潤,那可以按照實際情況再議,如果願意和徐州義勇一樣為趙字營賣命做事,那還有其他的報償好處,但田地出產,一成就是極限。

對趙字營的這個安排,有人滿意,有人不滿,可每個人的表態都很一致,沒有任何討價還價,都是立刻接受,看到了趙字營有怎樣的實力之後,這個安排已經算是照顧到方方面面,算得上公允了,真遇到那吃人不吐骨頭的大豪,他們的家產會被直接吞下,還談什麼恢復。

“記得大哥曾說過,只要用心勤謹做事,不放鬆自己,在一個好時勢裡面,總有你的機會,如果受到挫折就是牢騷怨氣,不能沉下心做事的話,那就這麼蹉跎下去了,這次挑選莊頭管事,徐州邳州,不知道多少人哀嘆,不知道多少人後悔。”王兆靖對趙進感慨說道。

趙進回到徐州之後,沒有渡河南下去往何家莊,反而在沛縣附近紮營等待,他既然這般,整個趙字營和雲山行運轉的中樞也搬到了這裡,一道道命令就是在這邊發出,徐珍珍和木淑蘭也帶著兒女渡河來到。

以往徐州一州四縣還有周邊幾處的州縣衙門內,有大批不在編的文書白役,他們就是吏目官差手下的幫閒,靠著為官府做事,靠著狐假虎威來從中剋扣,來撈取油水,可趙字營崛起之後,整頓地方,包攬稅賦,雲山分店實際上已經替代了官府的作用,只有在編的吏目和官差以及有頭臉身份的文書白役才有一份常例可拿,大部分的人都沒了這官面上的生計,只能自尋出路。

對這些人,趙字營也是分門別類的處置,年紀輕有上進心的,往往會被吸收進趙字營和雲山行的體系之中,那些年紀大惰性十足的,則是讓他們回家養老,而那些正當年的人物,願意做事趙字營會給一份差事做,反正趙字營用人的地方太多,不會讓你餓死,不願意做事那也隨你去。

學了吏目差役本事的年輕人,在處理實務上本就比尋常家丁團練出色,他們在趙字營之內很容易出頭,趙字營缺的就是這種管事辦事算賬的人,那些年紀大的早就沒了勁頭,能太平回家養老,積攢的好處也還留著,就算不滿也能忍耐,最麻煩的就是那些三四十歲,正當年的人物,他們原來吃香喝辣作威作福,突然間一切都被剝奪,家底還沒有積攢足,然後習慣了官府和地方的那種體系,對趙字營這一套很不適應,很多人威風慣了,也不習慣被趙字營這名不正言不順的管,結果就是這些人麻煩最大。

在開始時候,有人到處串聯鬧事,有人暗地裡煽風點火,徐州和周邊凡是士紳豪強鬧事作亂,江湖人等胡作非為,背後總能查出這些人的影子,趙字營當然不會手軟,砍下一批人頭之後,總算壓了下去,再接下來,有些紮實沉穩的看著大事不能扭轉,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