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萬里的眼眶也有些熱。
他到底是回來了。
花家,也回來了!
花家打掃一新,安樂公主的賞賜跟著就送來了,一座相當巨大的石雕,雕的是一頭臥虎。
花萬里恭敬的把這賞賜迎了進去,就擺在一進門的廣場上。
他的舊妻也遣人送信來,道他與她的幾個孩子全都被她送到外面求學了,如果他想把孩子接回來,如果他想讓她也回來……
花萬里與妻子是父母之命成的親,以前也曾琴瑟相諧,又育有子女,連嘴都沒吵過。
他其實並不生氣妻子在出事之後回了孃家,還把孩子都送走。如果他不回來,他的孩子以後不可能再回到鳳凰臺,很有可能就在外地做一個普通百姓,兒子如果幸運,可以當世家子弟的從人,女兒只能給世家子弟做側室。
妻子自可再嫁,對她沒有任何妨礙。
他能理解妻子為什麼這麼做。
但……
他拒絕了妻子,自己去接回了兒子和女兒。女兒因為已經十歲了,他去的時候已經嫁了人。他問女兒願不願意跟他回家,女兒答願意,他就把女兒給接了出來。結果女兒的夫家竟然一路追到鳳凰臺,稱願意以正妻之禮重新迎娶花萬里之女。
花萬里把人給趕走了,對女兒說:“爹爹送你去宮裡給公主做女侍,公主那裡有許多青年才俊,你看到喜歡的就去追求,以後爹爹給你錢,你可以自己立女戶,與人成親。這樣丈夫就不能瞞著你納妾了。”
花氏女又驚訝又羞澀,她七歲時家裡就變了,花萬里帶兵出征後再也沒回來,等到她九歲時,就被人帶走了,在外面住了不到半年就被嫁了人。
現在她再回來,也想不起當時她在家裡過的是什麼日子了。
她聽花萬里這麼說,只害怕他又把她送出去,別的都願意答應。
至於什麼立女戶,以後嫁人,自己找情人之類的,她根本就沒想過。
花萬里本想讓女兒和兒子在家裡住上幾年再送到公主那裡去,可他在家裡反倒沒精力一直照顧孩子,隔幾天去看一回,發現兩個孩子還是不習慣家裡的生活,不但沒有放鬆,反而越來越畏縮。
他處罰了家中的下人,但也找不到原因。
最後他決定直接把孩子送進宮裡。
他在摘星公主手中幾番生死掙扎,對她心悅誠服,可在公主身邊的人卻都過得比他好得多。
他親眼看到公主身邊的侍人調侃她也不見恐懼。他還見過三寶公主被小侍童推到欺負,也沒有被懲罰。
他不明白為什麼公主對他們就這麼寬容。
但他相信,女兒和兒子在家裡過不好的話,到了宮裡,說不定會比在家裡更舒服些。
畢竟現在家已經不是以前的家了。
宮裡最近人滿為患。
像花萬里一樣把家中子女送進宮中為僕為婢的事近日呈現井噴狀。
這表示姜武等三軍進城,確實讓大家跪了。
跪的比較心甘情願的人都把子孫後代送進宮了,算是向姜姬投誠了。
也有不肯跪的。
不過不肯跪的人,反抗起來也很可愛。他們在那天之後全都回家重新關上大門不見人了。
姜姬就喜歡這一言不合就不搭理她的作風。
此時正是她施恩的時候,於是她每日派人登門問候,以示恩寵。
沒辦法,她還是窮的。
然後趁著這些人閉門不出,迅速給三人都封了官。
姜武封大將軍,花萬里和霍九弈一個封上將軍,一個封中郎將。
毛昭的少司空一職也被她給架空了。
她自己占卜,說吉,然後自己以神女的名義祭了一回,也說吉,於是結論就是:她封這三個將軍是好事,老天沒降罪。
老天都說行了,那也沒人說不行了。
毛昭得知後,猶豫了一天,裝病了。
白哥看他又臥床了,過來說:“馬上就是神女祭了,你現在病了,到時能好不能?”
去年金秋節之前祭了神女,後來金秋節都省了。今年可能還是隻祭神女不祭別的了。再說今年都沒祭大梁先祖們,明年二月估計又要“忘”了給大梁先祖們上香。
等於現在每年就祭一次,就是神女。
毛昭知道這是公主為了省錢,儘量少祭。可他又覺得……公主可能還想讓百姓們習慣只有神女。
這讓他有點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