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魯迅先生的話:“節約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於延長我們的生命。”
6.把時間交給孩子……寫給爸爸媽媽
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不僅來自學校,也來自家長。家長總是把孩子的時間裝在自己的口袋裡,用“施捨”的辦法逼孩子學這個學那個,結果令孩子失去了自己支配時間的能力,減負贏得的時間又白白浪費掉了。
假期開始了。
“假期太長了,我都不知道該幹什麼!”有的孩子說。
“假期太短了,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也有的孩子這樣說。
假期究竟是長還是短呢?
《伊索寓言》裡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過路人問智者,要走幾小時才能到達某城。智者先是默不作聲,等過路人走了一段路以後,才又把那人叫回來,根據他行走的速度,告訴他所需的時間。
這個故事啟示人們,人生道路離不開時間,而時間又決定於人的行動。生命給予每一個人一生的時間,在這筆數以億計的財富中,孩子將摘取什麼樣的人生之果,完全取決於他一生的行動。假期裡,孩子的收穫多與少,完全取決於孩子自己對時間的利用和支配。
每一個愛孩子的父母,都會愛惜孩子的時間;每一個有責任感的父母,都會從小對孩子進行嚴守時間的訓練。而假期正是為孩子上“時間利用課”的極好機會。
把時間全部交給孩子,教他們自己支配,告訴孩子:你的心愛之物,可以珍藏在家裡,鎖在箱子裡,但是時間藏不住、鎖不住。世上沒有時間的收藏家,但每個人都可以做時間的主人。
減負以後,學生的作業量減少了,假期裡都做些什麼?每天的生活怎麼安排?必做的事情有哪些?爭取做的事有哪些?這些都可以指導孩子早作計劃。讓孩子明白,假期裡的一切時間都屬於他自己,節省下來的時間完全由他自己支配,這樣孩子就會主動去做事,不會再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了。
家長還要告訴孩子,一旦定下來的計劃,就要嚴格執行。如按時起床睡覺,按時學習遊戲,沒有特殊情況,決不可以改動,這樣孩子就會慢慢養成分秒必計的嚴格習慣了。反之,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不良習慣一旦形成,改起來就難了。
愛生命,就要愛時間,懂得珍惜和利用時間的人才會創造出生命的奇觀。
共同的話題八
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努力學習,長大成為有用的人,這是對的。問題是,有的家長把“努力學習”片面地理解為死讀書,讓孩子整天做題、補習、考試……有位父親為了讓孩子考上大學,竟把孩子鎖在家中,不許他上學。他讓孩子每天清晨5點起床,深夜12點才準睡覺,逼著孩子把課本、習題、答案全背下來,其他的書一律不準看。結果孩子雖然在13歲時就考上了大學,但好像早已與世隔絕,連長江的源頭在哪裡這些基本的地理常識都不知道……
對中小學生的家長來說,培養孩子要弄清一個問題:什麼是有用的人?我們說,真正有用的人,是那些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的人,是懂得終身學習的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適應21世紀飛速發展的變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宣言》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這就說明,教會孩子學習,教會孩子終身學習是一個被全人類所關注的問題。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這個時代需要的是有創造力、勤於開拓的人。不會學習,就掌握不了新的知識,也就不會有創造的能力。孩子只有從小學會獨立學習,養成熱愛學習的好習慣,長大了能夠獨立地生存在這個世界上。
3000年前,古希臘生物學家、教育家普羅塔戈曾經講過一句話:“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點燃的火把。”
2500年前,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教導學生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兩位古代教育家講了同樣一個道理:學習的過程是開發大腦的過程,這是一項終身需要從事的事業。也就是說,學習,要一輩子學習,要一輩子充實知識。
讓孩子學會學習,並不是讓他們一定要做出什麼經天緯地的“偉大”事蹟,而是要讓孩子懂得,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學習都是他們體現價值、創造成績的必要準備。“行行出狀元”,只要努力學習,都能夠創造出優異的成績。
在新中國成立50週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