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差。
次日早起,漱洗已畢,用罷早飯,早有人把官袍帶履送到。寇準頭帶進賢三梁冠,身穿朱紫羅袍,腰橫玉帶,足蹬皂皮履。四品御史跟七品縣令全不一樣了。
張超、劉蓋兩個人進來稟告:
“大人,御史府的大轎已在門外等候,請達人乘轎上任。”
“好,馬上就走。”
寇準與張超、劉蓋兩個人往外走,走到影壁牆以裡的時候,正聽見御史府來的聽差的和幾名抬轎的在影壁前邊議論:“這新御史老爺是什麼縣來的?瞎狗縣?哈哈……”
“不,是霞谷縣。”
“霞谷縣?沒聽說過,準時個小地方,不過他這可是走了步紅運啊!一步登天!”
“哎!比咱們前任御史老爺怎麼樣?”
“差遠啦!人家劉御史始終是京官,這位聽說話醋罈子味兒,在山溝裡來的一個小縣官兒,大概這八臺較都是頭回坐。”
“少議論,一會兒出來讓人家聽著,可不是鬧著玩的。”
寇準咳嗽了一聲,幾個人終止了談話。寇準繞過了影壁牆,幾個抬轎的和差人趕忙上前來給大人見禮:“小人迎接大人,給大人見禮。”
“罷了,免禮。”
“是,請大人上轎。”
“好。”寇準心想,這幾個抬轎的都沒瞧起我這個外來的官,這是官高奴大,目中無人。寇準轉身坐進了八抬大轎,搭扶手,放轎簾,吩咐轎起。
轎伕們喊了聲:“前後,起!”大轎抬起來之後,有個轎伕用肩膀掂了掂轎杆,詭秘的一笑,說:“沒多少分量,鄉下佬兒,肚子裡裝的都是菜、屁輕!定盤星都打不住。”
這句話讓寇準聽著了,他好不氣惱,不知為什麼,一提鄉下佬,就使他想起了霞谷縣與他朝夕相處的百姓們,寇準暗想,沒有那些戰酷暑、傲嚴寒,彎腰拱背于田中做農的鄉下佬,安得有你這些人的生存,嫌鄉下佬兒沒有分量,好,我得給你們加點兒分量……寇準坐在轎裡,透過轎窗往兩邊觀看,忽然,伸腳跺轎板,吩咐:“落轎。”
抬轎的趕緊把較放下啦!走到轎前:“大人,有什麼吩咐?”
寇準由轎裡撤扶手,掀轎簾走出來了。沒說話,奔道旁的一個大門樓走過來了。這門口有五級石條臺階,黑漆大門,左右擺著兩個石獅子。寇準來到門口轉身叫張超、劉蓋:“你們去把這家主人找出來,我要見見。”
“是。”張超、劉蓋二人到裡邊兒一會兒把主人找出來了,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兒,帶方巾、穿藍衫,腳下雲子履。老頭出來一看,嚇一跳,門口這有不少差人,又有馬,又有轎,出了什麼事啦?張超、劉蓋給他介紹說:“這是新任御史老爺。”老頭更嚇壞了。趕緊上前見禮:“御史老爺,呼喚小人,不知有何吩咐?”
寇準說:“沒別的事,我看你門前這對石獅子很好,不知是在哪裡買的?”
老頭說:“這是我求城東的王石匠給鑿的。”
“好,這個活兒做得很細。我還沒見過這麼好的石獅子呢!”
幾個轎伕在旁邊一撇嘴,小聲說:“這個鄉下佬,連這玩意兒都沒見過,還問案呢!”
寇準說:“老先生,這是獅子借給我擺兩天怎麼樣?”
老頭說:“大人,既然您喜愛,明天我就差人把這對石獅子送到您府上。”
寇準說:“不用,不用,我就借一個,馬上抬走。”
老頭說:“您怎麼抬呀?”
寇準衝著八個抬轎的說:“來呀,把這個石獅子搭到轎裡,抬著。”
轎伕一聽,啊!?我的媽呀!這一個能有六七百斤,受得了嗎!“大人,咱們御史府門口也有石獅子。”
“少要多言,我就喜歡這個,抬著!”
“是。”
幾個抬轎的借來了繩子、槓子、左盤右繞把石獅子拴好了,槓子一上肩,走——一個個壓得呲著牙,瞪著眼咧著嘴,紅著臉,憋著氣,不敢喘,喘一喘得把腰閃……好不容易才把石獅子弄到轎裡去:“大人,您坐什麼?”
寇準說:“我騎馬,讓石獅子坐轎,走吧!”
這回,八個抬轎的遭了罪了,轎槓一上肩:“哎呦我的媽呀!真夠分量,小心把轎槓壓折了!”剛才抬轎走起來有說有笑,顫悠顫悠的,這回抬起來,有話也說不出來啦!走起來像三歲小孩學走路——乍乍啦!
好不容易抬到了御史府的門前,大轎一落地,幾個人一塊揉腰,就有一個站那沒動——岔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