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款,專供開發深圳經濟特區用;省委副書記吳南生任廣東經濟特區委員會主任,將深圳市行政級別再提半格,成正地級市,由吳南生兼深圳市委書記坐鎮深圳,領導開發經濟特區。

1980年6月13日,早晨悶熱,吳南生率正地級深圳市的新班子成員秦文俊、黃施民、羅昌仁、丁勵松等,一同登上了前往深圳的列車。

一到目的地,吳南生就宣佈了省委的決定,他們5位被一一任命為深圳市委正副書記、秘書長等職。

最高決策:中國創辦特區始末(13)

深圳市不到兩年連升了兩級,且有了五六位資深書記,可謂實力雄厚,風靡雲蒸。

新班子上任後,首先按既定部署,大張旗鼓制定深圳經濟特區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大綱,由吳南生掛帥,省建委副主任廖偉具體負責,從全國各大城市請來一流的規劃設計大師、專家、學者,共108位。108將集中在當時深圳唯一的高階招待所……華僑飯店裡,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規劃設計團,先實地考察深圳全貌,然後分成若干工作機構,借鑑世界先進城市的規劃設計經驗,進行總體規劃,分項研究;分組、分片、分段設計,精心繪製經濟特區建設的藍圖。

強手林立,百家爭鳴。智慧的火花經碰撞而迸發,經迸發而燃燒,經燃燒而融化,經融化而昇華,終於產生了共識……充分利用深圳毗鄰香港、交通便利、風景優美、土地充足、勞動力充裕等有利條件,努力為客商提供廣闊的經營範圍和良好的經營場所,積極吸收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把特區辦成以工業為重點,兼營商、農、牧、住宅、旅遊、科研等多種行業的綜合性特區,以發展我國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這是制定特區經濟發展規劃的最初指導思想,儘管很不完善,但大方向是對的。根據這個思想,擬定了一系列的發展規劃;在科學分析深圳地形地貌的基礎上,繪製出了深圳經濟特區總體規劃藍圖。

深圳市的總面積2020平方公里。劃為經濟特區的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東西長50餘公里,南北平均寬度為6公里多。從飛機上鳥瞰特區全貌,彷彿是條狹長的海帶漂浮在山腳下、大海邊。其中可規劃開發的有110平方公里。

根據特區獨特的地形特點,吸收國內外現代化城市的優點,深圳特區的總體佈局,既不能由一箇中心向四面輻射,也不能成軸對稱,而應是帶狀組團式的結構。如果說特區彷彿是一排葡萄架,那麼一幢幢大樓像是一串串葡萄,均勻地分佈在綠色的長廊裡。組團間隔有一條條綠化帶,各組團的功能和人口分佈合理;樓宇多姿多彩,樓層錯落有致;公用設施配套完善,環境優美,居住舒適,空氣清新,公路四通八達。

經濟特區由生活區,工業、倉庫區,農田、山林區,遊覽區組成。計有3片(後定為羅湖、福田、南頭3區),18個區(組團,其中工業區就有10個)。

五彩紛呈的經濟特區建設藍圖把深圳人的思想帶進了一個神話般的世界。然而,何時能把這個畫在紙上的神話世界變成現實,誰也說不上來。吳南生在抓總體規劃的同時,正著手部署開發建設,他提出在羅湖區先開發0�8平方公里,後來覺得小了一點,在市委書記會上提出要大幹,決定開發2平方公里。深圳人聽了還為書記捏了一把汗:開發2平方公里,要多少錢啊!中央明確不給錢,借給的3000萬元貸款,已花去了大半,還拿什麼來開發建設經濟特區呢?

六、黃土變成了金子正當深圳人被資金的匱乏困擾得舉步維艱、叫苦求援的時候,深圳河對面的香港人笑道:”你們是在抱著金飯碗要飯吃哪!“深圳市房地產局副局長駱錦星一聽,認真了起來:”別開國際玩笑了!“前不久,他與市委書記張勳甫去訪貧問苦,”三代同室“的隨處可見,有的婚後孩子都快上學了,還是無房戶。作為管住房的領導,心裡有多焦慮啊,”要是真有金飯碗就好了!“香港朋友又認真地說:”你們腳下踩的都是金子呀!“”分明是黃土、荒地,哪是什麼金子?!“”別忘了,當年香港也都是這個樣子。把荒地、黃土換成了金子,香港很快就發了,繁榮了。“何以成金駱錦星怔了一下,他是廣東惠陽人,1957年從部隊復員後一直在惠陽地區當幹部,瞭解香港的發展軌跡:對面的摩天大廈不正是這樣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嘛。”不過……“他搖了搖頭,想到憲法第十條的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駱錦星只能嘆氣了。

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