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不怎麼愛說話,那眼裡除了自個的夫婿,也看不到別的人,對外界的事漠不關心到了極點,她從前也在內宅幹過活兒,也親眼目睹到那高門大宅裡的勾心鬥角,也是挺血腥的,不知道這夫人的性子是怎麼養成的。

“夫人,大人早都安排好了,對貧婦的家人都挺關照的。”

任桃華臉微微紅,她是才想到這些的,一個婦人拋家舍業的來照顧自已的孩子,難處是指定有的,早早解決了,人家才能無後顧之憂的看孩子不是,還好徐知誥想到了,其實這事本不該他來操心的,她這個徐夫人當得太不稱職了。

辛奶孃家在城郊,一個莊戶人家,家裡的除了年邁的公公婆婆,還有兩個女兒和一個才四歲的兒子,這麼多人要養活著,儘管當家的很勤快,還是捉襟見肘,日子過得非常艱難,這次出來,徐知誥給她提前付了全額的佣金,比正常的要多出一倍,足夠兩年用度,還要綽綽有餘,即便是她男人什麼也不做,那也能攢下點家當。

更何況家裡捎來信,這幾個月,徐知誥還時不時的差人給她家送糧食布帛,還給孩子帶了不少糕點,她是沒什麼不放心的。

任桃華聽了之後,她是真沒想到,原以為就是戰爭不斷的黃河流域的貧民百姓過得很苦,卻不知在相對富庶安逸的吳地也是有日子過得艱難的百姓,難怪徐知誥會那般堅持的用了辛大嫂。

只是她還是不懂,即然日子那般艱難,何苦要生那麼多孩子?

但她也不好意思究根問底,又想起昨天徐知誥在動情一刻柔聲說心肝再給我生個孩子的話,就有點坐不住,又說了幾句話,便起身回去了。

她回去後,還是覺得暫時無法面對徐知誥,就早早睡了。

她只是隱隱約約的感到徐知誥很晚才歸來,一早人又不見了影。

她早上去給白氏問安,就碰上了董氏他們,對於她長久滯怠在孃家不歸,幾個妯娌都是頗有微詞,後來還是白氏聽她們說得太不象話,就清了清喉嚨,不過為示公平,她也斥了任桃華兩句。

對於這幾個媳婦,她也是頗為頭疼,人家都是婆婆拿捏媳婦,可她的狀況又是不同,她雖是嫡母,兩個孩子卻最年幼的,根本無力自保,徐溫又年事已高,說不定哪天,她母子就失了依靠,到時誰又拿她這個鄉下老太婆當回事。

其實李氏隨徐溫走了,她主持這一大家子的中饋,真覺得有些吃力,她問過徐溫,徐溫就說這點小事,你看著辦吧,但是她也不知要將這權力交接給哪個媳婦,黃氏雖是長媳,但夫君已去,而徐知誥雖是大權在握,終究卻是個養子,交給董氏吧,倒是挺合適的,她又怕惹徐知誥反感。

畢竟比起其它幾個庶子,徐知誥看起來更為尊重她,唉,李氏也是個好命的,膝下無子,偏生照顧個養子也那般成器。

聽白氏又試探著問誰樂意接下中饋,但四個媳婦誰也沒吱聲。

任梨姿和黃氏是知曉絕無可能,任桃華無可無不可的,董氏的心情卻猶為複雜。

這幾天徐知詢都陰沉著臉,她也不敢問,不過想也知道,準和徐知誥脫不了干係,後來試探出來了,果然是如此。

她的夫婿處處被徐知誥壓制著,根本就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象大梁政權已是臨秋末晚,晉王幾次相邀,共擊朱氏,徐知詢想親自上陣,可是徐知誥就是反對出兵。

徐知詢說,這人假仁假義的,就會收買人心,把新王籠絡了不說,前些日子去視察農桑,前腳歸來,後腳就有百姓上了萬民書,洋洋灑灑的有丈餘,要求褒獎兩袖清風大公無私愛民如子的徐大人。

然後就有人附議,說是給徐大人加官進爵,可是還怎麼賞,那已經是位極人臣了的,再加就得和徐溫一樣給個國公的爵位,和他爹平起平坐,再又有人說,就再讓徐大人兼個節度使的職,真敢說,他已手握著準軍,若再兼個節度使,那吳國大約一半的兵馬都要落在他的手上了不可。

這事因為徐知誥謙辭,不了了之,但是誰知曉他唱的哪一齣戲。

公公徐溫也不知是怎麼想的,不提攜自個的親子,反而讓那個野種一路飛黃騰達。

因為任桃華這個攔路虎橫亙著,她在後宅裡也無法如魚得水。

任桃華並不知道她的心思,她從白氏那裡出來後,就去了顧氏學館,她在任府時其實也能去的,只是她想多陪陪家人,就告了假,這功課就有點跟不上。

一連兩天,她都避著徐知誥,徐知誥顯然事情多,早出晚歸的,居然也一次沒照面。

只是山不轉水轉,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