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國家當以政策輔之,而非加重稅賦,恐民強國亂,此乃謬論也。國民竟能自足,享受榮華富貴,安居樂業,只會對國家心存感激,王室受得尊重敬仰,又豈會造反叛亂?譬如昔年強秦,雖能一統天下,始皇帝卻妄想以一人之力,獨皇權而貴,而令天下百姓臣服,孰不知不出數十年間,各地百姓不堪折磨,紛紛揭竿起義,強秦遂即滅也。舜兒你當以此,引以為戒,萬不可重蹈覆轍!”
文翰作為後世之人,又經歷數十年的亂世兵戎生涯,早就悟透了歷朝替代,國盛國衰之起因。文舜眼中精光連起,彷彿忽然豁然開朗,其父此一番話的道理,比起他多年所學還要精闢得多,可謂是包羅永珍,深藏治國昌盛之道。文翰見文舜似乎已有領悟,臉上那抹淡笑更是璀璨。須臾,文舜精神一震,對其父欽佩之意,如滔滔江水不絕,凝神應道。
“父王教誨,孩兒定當會三思而自省其身!”
“好!你能領悟,此中道理,非一時半刻所能通透,可見你已聽進心裡。為父甚為欣慰。”
文翰微微頷首,忽然話鋒一轉,面色沉著,向文舜說道。
“軍務國事,到此為止。此下,為父卻要與你商量家事。”
文舜面色一震,還以為文翰病情加重,欲要與他早立遺囑,頓時面色大變,如遭晴天霹靂。哪知文翰卻是如此說道。
“舜兒,你可記得為父先前與你提過娶妻之事?”
文舜一聽,高懸的心便是放下,暗暗鬆了一口大氣。不過很快文舜心裡便又苦澀起來,此下他的心思幾乎都在軍務國事之中,哪裡想過娶妻成家。何況其母剛逝,依照禮法,文舜要守喪三年,其中不可娶妻,否則就違犯禮制。文舜遂以其說之。文翰聽罷,淡淡一笑,便是謂道。
“此並不礙事。孤早與丞相商議,此中情況特殊。不久將來,西唐、大魏便將大起兵戈,孤此下只有你一獨子。按照禮法,只要孤下以詔書,教你移孝作忠,你便可以成親。何況,你母后多年盼望你早成家室,在天之靈得知此事,只會欣慰,絕不會怪責於你。”
文翰眼神爍爍,緊緊地望著文舜,臉上已擺出不容置疑的神色。文舜面色一苦,卻又答道。
“可孩兒並無心上之人,倉促成婚,只恐耽誤了人家。”
“哦?果真如此?為父還記得你年幼時,曾屢屢說過非你那王小妹不娶。如今你那王小妹以正值娶嫁之年。就在今朝為父方與王太僕商量此事。王太僕可是喜不勝收,就等為父遣媒上門提親。王太僕對西唐忠心耿耿,多年來兢兢業業,更是國家重臣。若是兩家能夠聯姻,不但乃國之幸也,更不全了你兒時之願麼!?”
文翰此言一出,文舜腦海裡不禁兒時往事。而文翰口中的那個王小妹,便正是太僕王朗之女,王元姬也。想當時文舜情竇初開,與王元姬乃是青梅竹馬。兩人年紀輕輕,卻都是智慧超群,心思早熟的神童,忽生好感。文舜更曾對王元姬立下山盟海誓,非她不娶。
那時,王元姬才年僅十一,卻已是美人胚子,常愛穿一身鵝黃衣裳,長衣飄飄,冰肌玉骨,吹彈可破,一頭秀麗烏黑的髮絲,精緻玲瓏的五官,一靜一動間,都有令人心醉的美豔。
而文舜當時,年方十四,未經磨礪,目空一切,桀驁不馴,終日與王元姬高談闊論,大談天下之事,更立以雄志,待長大成人,必要替其父打下江山,造福天下百姓。
而四、五年之後,羌胡造亂。文舜主動請纓,便開始了兵戎生涯。這數年間,隨軍東討西征,至此便幾乎未曾有過空閒。文舜年少得志,奮發圖強,兒女之事,竟也漸漸忘卻。不過王元姬那一身鵝黃色的身影,卻在每當文舜悲苦煩悶之時,常常出現。
想到王元姬,文舜心中不覺傳來一陣溫暖的暖流,像是被說中心思的孩子一般,繞了繞頭,預言又休。最終在文翰炙熱的眼光之下,文舜望著那張飽經歲月風霜摧殘,剛毅而又帶著幾分慈祥的面孔,心裡一抖,吶吶而道。
“這都是陳年舊事了。父王怎麼還記得?”
“呵呵。當年你時不時便與你母后囔囔。你卻不知你母后歡喜得很,日夜便在為父耳邊囔囔。為父怎會記不得?”
文翰眼神一亮,文舜這一陣神情的變化,文翰便能看出他這兒子,仍舊對王元姬傾心不已,時隔多年,文舜還有這份心,不正代表他對王元姬必是真心。文舜聽文翰在取笑他,又是一陣臉紅耳赤,猶豫許久,方才答道。
“父王雖與王太僕定下婚事。但小妹想法如何,我卻不知。這麼多年,若是小妹已有心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