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腦的推廣和銷售,一直不理解公司管理層所採取的公司發展策略,其成員也幾乎成了公司階層中的“賤民”。與此同時,史蒂夫和其他公司高層管理人員也為麥金託什機的行情大跌而焦慮萬分,而約翰·斯卡利仍舊不能控制公司的局面。由於董事會主席史蒂夫行為的反覆無常,蘋果公司作為電腦產業界的領頭革,其名聲也受到嚴重影響。

當麥金託什機研發組成員瞭解到在“麗莎”電腦研發組裡,和他們做同樣工作的職員所拿到的薪水有多少時,對史蒂夫來說,一個更大的打擊到來了。在“麗莎”電腦研發組裡,一位電子工程師的薪水可以達到一年5萬多美元,而在麥金託什機研發組裡,只有安迪和伯勒爾可以拿到這麼高的薪水。史蒂夫付給他的員工l萬到2萬美元的年薪,還鼓動他們拼命地為麥金託什機工作,他還指望員工不論是白天、黑夜還是週末都要為他工作,而且要他的員工“一個星期工作90個小時”。蘋果公司的一位經理在一份備忘錄裡寫到:“研發組的工程師知道這件事後都非常沮喪。”這件事本來就已經在麥金託什機研發組成員中間激起了很大的不滿,可後來,一些工作時間較長的成員又發現“麗莎”電腦研發組裡一些後來僱用的員工的薪水竟然比麥金託什機研發組某些管理人員的薪水高,他們更加憤憤不平了。麥金託什機研發組的人員都感到他們被出賣了,是史蒂夫在利用他們。他們把自己的身心都奉獻給了史蒂夫和麥金託什機,但史蒂夫卻這樣對待他們。這種情況導致的結果是,史蒂夫以後再也沒有恢復這些員工對他的信任。(後來,曾參與研發麥金託什機的員工很少有再為史蒂夫工作的。)

史蒂夫同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員工之間的爭執也只是問題的一部分。雖然人們普遍認為蘋果公司是個人電腦世界的領頭羊和革新者,但它那缺乏一致性的做法仍然失去了很多人的信任,更別提他們的“頭目”史蒂夫了。在與IBM公司進行殊死競爭的過程中,人們不是把蘋果公司看做是一門威力無比的“大炮”,而更多地把它看做是一門無法固定的“加農炮”。對電腦使用者來說,IBM公司代表著一個值得信任的名字,蘋果公司則不然。

蘋果公司每年都要為國際市場的銷售人員舉行一次盛會,由於麥金託什機的銷售一直停滯不前,史蒂夫就把1984年這次盛會看得非常關鍵,因為他可以藉助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給新來的銷售人員鼓勁加油,讓他們把全部精力用於產品的銷售上。然而在另一方面,在蘋果Ⅱ電腦的銷售上,德爾·亞凱姆也面臨著一種不同於史蒂夫的挑戰。德爾當時是蘋果Ⅱ電腦生產、銷售部的負責人,他意識到雖然“光彩照人”的麥金託什機已經成為了人們注意的焦點,但它仍舊不能給公司帶來巨大的利潤,而蘋果Ⅱ電腦產品可以給公司帶來很好的效益,能夠使公司擺脫可能出現的困境。但糟糕的是,他們的研發人員沒有開發出蘋果Ⅱ電腦的後續產品,也就是說他們的銷售額不會長盛不衰。這在另一方面也說明公司的主打贏利產品—一蘋果Ⅱ電腦,正在面臨著被麥金託什機取而代之的危險。

對於銷售人員來說,夏威夷的這次盛會只是盡情玩耍,甚至是狂歡作樂了一個星期。而對蘋果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員來說,這次盛會後他們回到了蘋果公司總部庫比提諾,真是感到焦慮萬分。“史蒂夫極其沮喪,”傑伊·埃利奧特回憶說,“他認為,以前約翰·斯卡利沒有得到公司的‘大權’,而現在已經開始振作起來,要正式管理公司了,如果這樣的話,他史蒂夫就應該讓權給這位‘不懂生意’的總裁。”史蒂夫這樣抱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就好像一架飛機在燃油即將耗盡的時候,它的駕駛員在起飛之前並不做檢查,而是出了麻煩後責怪其他人員。

麥金託什機的銷售額繼續下滑,史蒂夫的心情也隨著一份接一份的報告變得更加糟糕。他越來越相信解決當前蘋果電腦困境的策略就是與另一家大型公司聯合經營。他考慮過要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通用電氣公司,甚至是可口可樂公司共同制訂銷售規劃。在這一緊要關頭,史蒂夫拜訪了通用汽車公司的執行長羅傑·史密斯,並邀請他參觀麥金託什機的生產部門。史蒂夫建議蘋果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進行發展戰略聯合,史密斯回答說,他對計算機瞭解甚少,他將會派他們公司一名董事去和蘋果公司的董事會商討合作事宜。

到蘋果公司來的董事是一個名叫羅斯·佩羅特的人,他和史蒂夫反差很大。史蒂夫年輕有為、狂放傲慢,而這位刻板的得克薩斯州的熱情分子卻和史蒂夫有著很大不同。他們兩個就像是在郊外野餐時一對可以互補的且配合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