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都笑了,蕙娘一邊笑一邊說,“就是繡嫁妝,也能到香山來繡嘛,風景好,手上活計就做得更快了,你同四弟什麼時候想來了就來,反正也不怕沒地兒住。”
權瑞雨眼神一亮,可看了母親一眼,神色又黯然下來,她嘆了口氣,“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沒空……”
住在香山雖然自在,可訊息就要封閉得多了,蕙娘回立雪院小憩的時候,就把綠松叫來問,“雨孃的親事,究竟是怎麼著,難道還真要預備選秀進宮去?她最近都忙什麼呢。”
綠松這一陣子顯然是廋了:雖有白雲和幾個小丫頭幫忙,可她們能頂什麼用?蕙娘幾乎是把全副重擔都壓在了她一個人身上,她要照料權仲白的飲食起居,要為蕙娘做公關分送些孃家送來的特產,要不著痕跡收集府中訊息,要和各處打好關係,怎麼說,不能讓日後蕙娘回來住的時候,踏進一雙小鞋裡……這丫頭雖然能耐,可也畢竟還是個人,累得臉上幾乎只剩一雙水淋淋的大眼睛,“二姑娘的親事,似乎真是定了,倒不是進宮……這也是聽她屋裡的姐妹說的,二姑娘這幾個月,閒來無事,一直在學鮮族方言。”
京裡姑娘,素來是不喜外嫁,畢竟首善之地,全國又有哪兒可比?就是嫁到江南、川蜀一帶去,魚米之鄉、天府之國,那都還嫌委屈呢。要往東北苦寒之地發嫁,那可真是太罕見了——連鮮族方言都要學,可見是靠近邊境了,雖說這些年來,每逢山東、山西一帶遭災,多的是人去東北‘闖關東’。白山黑水之地,漸漸也不是那樣人煙稀少了,可別說同京城比了,就是和西北、西南比,那也是沒得比……
“別是要嫁回老家去吧?”蕙娘見到綠松,話總是要多一兩句的。才這麼一說,她又想到良國公不知去向的兩位嫡出兄長:沒聽說他們在京畿一帶落腳,沒準就是回老家去了。她若有所思,“這就怪了,嫁回老家,和我有什麼關係,上回她烏眼雞一樣地對我,總要有個緣由吧……”
“這就真不知道了。”綠松也很為難,“您也知道,咱們初來乍到的,家裡人都客客氣氣地相待,其實有了什麼事,根本就不和咱們說。倒是臥雲院……別看上回被打了臉,其實家裡有什麼事,還都是吩咐她去做。夫人待我們好,和她的關係也不太差……”
“面子上肯定是要做到位的,”蕙娘隨口說,“還沒到見分曉的時候呢,就鬥得烏煙瘴氣的也沒意思。”
她沒問臥雲院那位新晉通房的情況,綠松倒是自己說了。“……很得寵,最近大少爺不是歇在大少夫人房裡,就是在她屋子裡歇,從前的幾個通房,本來就沒聲音的,現在也更沒聲音了——聽說,當年開臉的時候,老爺、太太開腔,都是服過去子藥的,這輩子都難生育了,唉,也是可憐……”
會立心給權仲白醞釀幾個通房,也是因為大房是有通房丫頭的,雖說這些年來都沒有訊息,應該是生育上做了控制,但大少夫人如此賢惠,蕙娘自然也不能落於人後。她倒真不知道這服去子藥的事,聽見綠松這一提,才更明白權仲白為什麼那麼牴觸通房:他平時說幾句話,都要帶出來對‘無事折騰’的不喜,又要提拔通房又要灌藥,自然也是無事折騰的一種了。
入門兩個多月,別說回孃家了,就是和孃家互致問候,也都提防著別落了他人的口實。從前沒出嫁前,有些心事還能和親人說說,現在倒只有一個綠松能說幾句心裡話,蕙娘就是再強,也始終還是個未滿二十的小姑娘,和權仲白處得這樣不順,她心裡是有話要說的,這話,從前不能和綠松說,現在倒可以和這個亦僕亦友的大丫頭提幾句,“再別提通房的事了,早知道,就不把桂皮說給石英,倒是遂了他的心願,把你給他算了。就因為想著焦梅畢竟是個人物,心一軟,讓石英說了這麼一個佳婿,姑爺自己就想出我的連環詭計來了,硬以為我是打算抬舉你呢,倒數落了我半個晚上,說什麼這輩子都不納妾,不抬通房……”
她滿心的委屈,終於露出了一點兒,“就當誰願意給他抬舉一樣,真是美得他!不分青紅皂白,大道理就砸上來了。他也不去打聽打聽,我焦清蕙是這樣的人嗎,就為了別人嘴裡一句好,我要自己給自己添一輩子的堵?呸!他就是想納,我還不給他納呢——他是怕我喉管太好,老噎不死呢怎麼回事,就總是不等人把話說完。長篇大論就砸下來了!”
“您不也一樣老堵著姑爺……”綠松一點都不給蕙娘面子,“再說,我都看出來姑爺的性子了,您還看不出來嗎,他是最討厭有話藏著不說的,您就實話實說唄,把我留在這兒,一則我還有些用處,比其餘人要肯幹一些,二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