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弗里爾斯·戈考特家族的日記時,我又想起了這件事以及我們對此事的反應。在該家族的一篇日記中,他們談到了他們女僕的不幸去世。正是這位女僕,從他們孩提時起,就一直無私地、全身心地服侍著他們。另外一篇日記卻又寫道:當他們發現這位樸素、謙卑的僕人在這些年裡的私生活秘密後,他們感到無比震驚。她將所有的工資收入都用在向許多小夥子購買性服務上。於是戈考特家庭從哲學高度闡述了這樣一個命題:知人知面不知心。
第十一章 與北方輸油管公司的較量
在我們的帳戶所參與的許多交易中,有兩筆交易特別令人難以忘懷。第一筆涉及標準輸油管公司(Standard Oil Pipeline …pany);第二筆則與美國最大的煙花爆竹製造商——平凡製造公司(Unexcelled Manufacturing pany)有關。前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後者卻遭到很多麻煩,最終無利可圖。
1911年,當美國最高法院下令解散具有壟斷性質的標準輸油管公司時,在這個擁有31個公司的巨大聯合體中,有8家公司脫穎而出。當時它們都是很小的輸油管經營者,負責把原油從各個油田輸送到煉油廠。沒有人瞭解這些企業的財務狀況。它們公佈只有一行字的“收入帳”,記載著當年的淨利潤,以及一份最簡略的資產負債表。只有兩間設在華爾街的辦公室專門研究標準輸油管公司麾下所有子公司的市場營銷狀況。它們每月出版一本小冊子,上面刊有每個子公司的動態和資料,但這些小冊子除了重複那些極不完整的收入帳和資產負債表以外,沒有其他關於輸油管公司財務的資料。
有一天,我瀏覽了一份州際商業委員會的年度報告,想從中得到一些關於鐵路公司的詳細資料。在這份報告的最後,我碰巧發現了輸油管公司的一些統計資料,表格上註明這些資料“來源於公司上報給州際商業委員會的年度報告”。這使我想到這類報告可能包括沒有向股東公佈的資訊,而這類資訊可能是令人感興趣而又富有價值的。我寫信給州際商業委員會,請它儘可能給我寄一份輸油管公司報告的影印件。後來我收到了一個大信封,裡面裝著大約50頁的報告,報告中有許許多多表格,涵蓋了輸油管公司經營及財務狀況的每一個細節。我對其中一張表格尤為感興趣。這張表格要求各個子公司按成本價和市場價開列一張投資清單。所有的輸油管公司都在它們的年報中列出了許多筆投資,但由於沒有作出詳細說明,無從知道投資包括哪些內容。
第二天,我搭上開往華盛頓的火車,到達州際商業委員會,進了檔案室。我要求檢視這8個輸油管公司1925年的年報。他們及時給我拿來了。很快我發現自己的手上是一筆財富。使我驚訝的是,我察覺所有這些公司都擁有鉅額最好的鐵路債券。有幾家公司僅這些債券的價值就超過了其股票的全部市值!此外,我還發現,輸油管公司總的業務規模較小,但利潤率很高。公司沒有存貨,因此根本不需要這些債券投資。以北方輸油管公司(NorthernPipeline)為例,它每股股價僅為65美元,支付6美元股息,但它每股股票卻含有大約95美元的現金資產。即使公司把這些資產都發放給股東,也不會給它的經營帶來絲毫麻煩。多麼有利可圖的證券啊!
我像巴拿馬的金黃鐘花樹一樣堅定不移,並用犀利的眼光發現了一個新天地。想想吧!卡爾·福茲海默公司(CarlPforzheimer & pany)和其他證券公司已經花了好幾年時間來研究這些標準輸油管公司,顯然他們並不知道我現在已經瞭解的一切。因為如果他們看到了這些債券,就絕不會在這麼低的價位賣出公司的股票。(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仍在驚訝——竟然就沒有一個證券界人士想到去看一看州際商業委員會的資料!)即使不算上它的不為人知的現金和債券資產,對北方輸油管公司這樣一家支付6美元股息,而且仍在繼續創利的公司而言,它的股價怎麼能只賣65美元?答案在於這家公司的股票完全不受歡迎。公司從前賺取的利潤更多,支付的股息也更多,但是新的競爭者搶走了它們很多生意。歷來忽略細節而又注重“趨勢”的華爾街,似乎確信這些公司前景黯淡。投資者實際上把很高的股息報酬率——北方輸油管公司超過了9%——看作是將來發生麻煩的警報,而不是買入的理由。
我帶著州際商業委員會近幾年報告的影印件非常興奮地返回紐約。由於北方輸油管公司擁有的與其股票市值相關的債券投資數額最大,我就致力於取得它的股票。透過謹慎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