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的名將,否則休想成功。
趙佶自然是聽得怦然心動,掃了一眼其他三人便立刻問道:“均達說得如此自信,可有合適的人選麼?”
“有!”嚴均深深一揖,擲地有聲地道,“涇原路行軍副都總管折可適,可當此重任!”
折可適!
高俅只覺一道靈光自腦中閃過,忍不住想到了章楶。就是這個人,麾下一連出了好幾個善戰的將領,郭成、陶節夫、李忠傑、朱智用、种師道、折可適,全都是從章楶打過西夏的。只可惜趙佶用他同知樞密院事的時候,他早已經垂垂老矣,否則何愁徵西夏無大將?斯人已逝,此時再想這些卻是晚了。
蔡京此時卻微微皺眉道:“折可適雖然曾取天都山立下大功,但曾經有失期往事,再者他乃受鍾傳節制,此番用他是不是有些不妥”
“鍾傳為人輕率好名,臣一向就不贊成以他經略行邊,不過事關重大,聖上只需頒詔旨一道,想必他必能體會聖意。”嚴均一口打斷了蔡京的話,異常堅決地道,“我朝屢次征伐西夏都功虧一簣,雖然在人力物力上皆佔據上風,但是,用兵除了以勢壓人之外,還在於一個迅字′只是襲擾,但是,能恰到好處地踩到夏人痛腳,便是統軍大將的本事了!”
“既然如此,便依均達所請!”趙佶不再猶豫,很快做出了決斷,“樞密院與政事堂合議,即日下詔!另外,陶節夫前次剛剛進官,此次便不再遷轉了,擬旨褒獎吧!”
“聖上英明!”
雖然是一句頌聖俗話,但其中有多少深意,便只有四個當事人自己明白了。
手機小說網隨時隨地享受閱讀的樂趣!
第十三章 奉詔命兄弟詣闕
由於準備用兵西夏,因此樞密院和政事堂無不把當年老皇曆一樁樁一件件地翻了出來,那些曾經隨章楶攻過西夏的舊人更是重中之重。如今陶節夫為延帥,折可適又即將出徵,涇原鈐轄郭成受命築城,諸人各有任用。倒是高俅想起了种師道不見於名冊,命人查證之下方才得知,原來這位將門出身的官員雖然曾經從郭成征戰,並獻俘於闕下,但一早便轉了文階,一直都在西北一帶任文官,而由於反對役法,已經被閒置罷免多時了。再者,此人並不叫种師道,而是叫種師極,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沒想到居然和王厚一樣,都已經年過五十了!”
望著那份整理出來的履歷表,高俅簡直不知該說什麼是好。大宋用人不是普通的重資歷,朝中文臣固然是按部就班地升遷,就連武職也不例外,若不能用特旨,恐怕此時就是起用種師極,對方也不能一展才能。不過,種師極以三班奉職蔭補入官,結果卻能以文法入文官序列,足可見其人一如史書,乃是有勇有謀之輩。
高俅親自向趙佶推薦,趙佶立刻頒下了旨意。這位君王倒是比高俅更加細心,在宣召種師極入京之外還捎帶上了種師極的弟弟种師中。由於乃是特旨,因此不過數日,風塵僕僕的種氏兄弟便趕到了京城。
時值六月,京城中已經是暑氣炎炎,但兩人顧不得滿頭大汗,先是至樞密院回了公文。及至聽說天子不會馬上召見之後,方才尋了地方安置。由於事出突然,兩人只帶了幾個家人隨行。一應行李也是匆匆備就,一朝安頓下來才發覺缺失不少。連忙令人前去採買。
“大哥,你蹉跎數年,如今朝廷總算想起了你,終於有見用的機會了!”
种師中也已經年過四十,想起自出仕以來仕途坎珂。不禁感到唏噓不已。”朝廷如今先定羌事,復又出兵西夏,正是我輩躍馬建功的時候。這一次,大哥肯定是要轉武職了。”
“你也別高興得太早,事情究竟如何還很難說。”雖說並沒有在戰場征戰過幾回,但種師極畢竟是將門世家出身,身體依舊硬朗,數千裡疾馳下來卻仍然精神奕奕,眉宇間不見任何疲色。”朝廷如今矢志開邊不假,但若是一味窮兵黷武。打下來地城池未必能夠堅守。當初渭帥章質夫何等籌劃,最後還不是不得不暫息兵戈?這征戰一道固然是將帥建功的機會,但對於朝廷來說。無疑是雙刃劍啊!”
“大哥也太杞人憂天了,這些事情,自有朝中相公操心,你我不過武臣。想那麼多豈不是徒增煩惱?”种師中卻只是置之一笑,顯然並不在意,“我聽說聖上此次召見的只是大哥,後來是見你有個弟弟方才想起了我。我好歹還是在冊地官員,卻附驥於大哥之後,足可見朝中大臣並不是都沒有見識的。對了,此次力薦大哥地似乎是高相?”
種師極微微點頭,心中卻仍舊有一股揮之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