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部分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援讚賞!

實際上比利時守軍在這裡苦心經營了二十多年,對於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萬分熟悉。他們早就已經做好應付各種各樣事情的準備,甚至於炮臺內的火炮都劃分好了各自的射擊範圍。

守軍早早的就將附近的所有火力覆蓋範圍之內的地區全都編制好了詳細的座標並且分派給了所有的炮兵部隊。對於守軍們來說,無論外面的天氣如何,只要按照既定的座標射擊就可以準確的覆蓋某處區域。這可不是在野戰,守備一方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地位。

原本明軍只要等到後續的重型武器抵達,然後重炮與天空之中的俯衝轟炸機一同配合就可以一座一座的給守軍的炮臺點名清除。明軍原本已經是處於不敗之地,所需要的不過是一些炮彈和時間而已。但是因為黃谷想要奪取軍功,卻反倒是給明軍帶去了沉重的傷亡代價。

白天作戰的時候第十九裝甲軍的損失實際上已經不算是小了,不過因為他們成功的在馬斯河對岸佔據了一處橋頭堡陣地,而且還架設起來了浮橋。再加上黃谷也擁有威力搜尋攻擊的命令。因此,黃谷此時依舊是功大於過。

可惜的是,一路上的順利以及明軍的強大給了他冒險的勇氣。從而給自己的部隊帶去了沉重的傷亡代價。

晚上十一點多鐘的時候,明軍第十九裝甲軍下屬第三十四,第五十一機械化步兵師的近兩萬名官兵悄然冒著大雨透過了浮橋來到馬斯河西岸。他們藉助著雨勢的掩護向著列日城防向衝了過去。

比利時人在列日城外修建的這十二座炮臺每一座之間的距離都在六公里左右,呈環形分佈在列日城的周圍。實際上這段距離不可謂不大,畢竟是六公里。不過守軍在每座炮臺的周邊都建造有外圍工事和哨所,實際上的空隙不過只有區區三公里左右而已。

而且。守軍在各處要塞之間的地段也部署三個德國精銳步兵師的部隊。再加上此時天降暴雨導致地面泥濘不堪,步兵們都是深一腳淺一腳的在泥地之中打滾,明軍的裝甲部隊根本就沒有任何出擊的可能。

重達數十噸的坦克裝甲車一旦開入了泥濘之中根本就別想在開動起來。這些車輛實在是太重了。

明軍官兵們認為自己的行動還是比較隱蔽的。可是這種出動了近兩萬名官兵的行動怎麼可能在守軍的眼皮子底下做到什麼隱蔽?別說是戰爭時期的兩萬名全副武裝計程車兵們,就算是兩萬只蚊子也不可能逃過守軍的眼睛。

毫無意外的,明軍的夜襲部隊出擊不久就被守軍發現了。守備這裡的指揮官並沒有下達立刻攻擊,將明軍擊退的命令。他在仔細分析之後判斷出明軍的目標居然是位於核心的列日城。一番緊張的部署之後。守軍已經做好了將攻擊的明軍納入射擊範圍之內的準備。

天空之中的雨勢越來越大,密密麻麻的明軍官兵們穿著厚實的雨披,緊緊握住自己手中的武器在曠野之中不斷掙扎前進。就在他們的前鋒部隊距離列日城不過一公里多距離的時候,數不清的探照燈突然間被點亮,眾多雪亮的巨大光柱從四面八方照射在了明軍官兵們那一張張落滿了水珠的面孔上。

雪白的光柱是如此之多,照明的效果是如此之大。這些用來防空的探照燈將昏暗的曠野照得宛如白晝一般明亮,明軍暴露了。

“臥倒!!!”經驗豐富的明軍軍官們紛紛厲聲高呼,原本都是站著的明軍瞬間就趴下了一大片。然後,四周的那些守軍炮臺之中的火炮開始了怒吼。

比利時人將各個炮臺之間的距離設定在六公里並不是沒有原因的。比利時人一向都是親近法國。哪怕是在大明統治歐洲期間也是旗幟鮮明的支援與大明不對付的法國。這種做法自然就得到了法國人的另眼相看。

這座列日要塞原本就是為了防止可能的明軍透過在德國的殖民地向法國發起攻擊而修建的,其設計師也是法國人。整個要塞群的各個炮臺之間的距離設定在六公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在各處的要塞炮臺之中裝備了大量的法制75毫米速射炮。

這款火炮的全稱是1897年式75㎜36倍徑速射炮,外號為75小姐。這款火炮在當時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武器,其效能非常出色。不過其真正強大的優點卻在於其擁有自動裝填機可以打出每分鐘十五發炮彈的超高頻率射速。這一點在當時絕對是超級優秀。就連大明的炮兵們都做不到這一點。

比利時人得到了大量法國人支援的75小姐火炮,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