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3部分

巧兒誇得天上少有地上沒有,也不能代替梅氏回答,並讓阮氏滿意,因為阮氏就是要問梅氏,梅氏才是巧兒將來的婆婆。

梅氏被嚴氏無形壓迫,再者也要把這場面應付過去,便乾笑一聲,道:“巧兒才不粗笨呢,連皇上都誇讚過的。說她……”

說到這她頓住了,記不得皇上說什麼了。

可見,她對巧兒有多不上心。

清啞安靜道:“皇上說郭家後繼有人,又出了一個織女。”

梅氏忙道:“對,對!巧兒從小跟著郭織女,是織女一手教出來的,還能差了?紡織女紅、廚藝、琴藝、設計繪圖,哪一樣不是拔尖的!她還會武功呢。咱們這樣人家,雖不是武將世家,能會個三招兩式的也不錯。比如上次慈善中心闖入了刺客,若不是巧兒恰好救了眾姑娘,要多死多少人?那些人誰不感激她!巧兒行事也大氣,聽說太皇太后、靖安大長公主都當眾誇過的。我一來京城,常聽見人誇巧兒。就連曾經和她結仇的慧怡郡主,如今也和她成了好朋友。可見巧兒會做人。這樣的好姑娘,我怎麼敢挑剔看不上呢?我要是不珍惜,別人正好等在那搶呢,不知多少人家排隊等著……”

她先還搜腸刮肚,後來越說越順。

因為這都是她從別人口中聽來的。

以前她對巧兒不屑,所以聽了也不以為然;今兒要用到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從記憶中翻騰出來,擺果碟似的一股腦都往桌上端,不知不覺擺了滿滿一大桌。

她自己也數得心驚了,原來巧兒這樣盛名?

嚴氏滿意地笑了,總算把這節給應付過去了。

嚴暮陽也笑了,鬆了一口氣。

清啞……沒笑,她看出梅氏言不由衷。

阮氏淡淡地笑,她對梅氏之前猶豫很上心,看來這個親家對這門親是相當不滿意,只因為無可奈何才屈服。

阮氏不滿意,梅氏同樣不滿意。

她覺得自己的話金貴的很,字字珠璣,就這麼心不甘情不願地甩給巧兒,感覺十分肉疼;忽然看見嚴氏滿面笑容,又歡喜起來。

********

二更求清倉月票(*^__^*)(未完待續。)

第1129章 嫁妝問題

昨晚設定的七點定時釋出,不知為何後臺抽風,明明已經顯示釋出了,可是書頁那裡卻看不到。幸好我上來看見了,馬上去找編編大人解決。抱歉的很!

……………………

她想:“反正說都說了,也收不回來了,索性再大方些,姑太太也喜歡了,傳到老爺耳朵里老爺也喜歡。至於將來,巧兒進門後我是婆婆,想怎麼管教就怎麼管教,何必爭眼前一時之氣。”

她想的很好,要在人前表現大氣量。

然而,說話不比寫詩詞文章,寫詩詞文章可以細細推敲詞句,不合適的還能刪改。而人們在交往中,有些話總是不經大腦便脫口而出,常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人們都想表現揮灑自如、從容大氣、應對得體,事實上很難做到,那只是人們理想中的自己。

即便平常從容大氣的人,也不能在任何情形下都能保持。

睿明郡王夫婦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王妃想在紡織會展上露臉,結果反而丟臉,心裡不快,加上事先就對清啞有成見,認為織女的名聲是像捧紅牌一樣捧出來的,心裡存了這個念頭,也未經斟酌,下意識便說出讓清啞和青樓紅牌一起彈琴義演的話。這並非她平日為人行事的作風。以至於後來引出更大風波,終於鬧得和方初郭織女結仇。這是他們夫婦生來太順遂,從未經歷過這種強烈翻轉的挫折,驟然失了平常心的緣故。

所以,人們才常常自省,要“謹慎言行”。

梅氏想著要表現大氣,說出的話卻有些偏離。

她笑道:“從我們姑太太這邊論起來,郭家和嚴家也算老親了。方家娶了郭織女,家業興旺、子孫繁盛,這誰不知道!可見郭家女兒是真的好。在江南,提起綠灣村牌坊郭家,那是人人誇讚。想當年,郭織女出嫁,十里紅妝,羨煞多少人!到現在還有人說呢。那陪嫁怕有一百多萬呢,光宮中的賞賜就不知多少……”

嚴氏急忙打斷道:“說起來都是方家沾了光,人財兩得。”

又環視眾人笑道:“所有娶媳婦的都是人財兩得。只有嫁女兒虧:辛辛苦苦養那麼大的女兒嫁人就已經很難受了,還要搭上一筆嫁妝。要不世人都不願養女兒呢。所以,我們做婆婆的要善待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