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音無聽了小可的話,眼睛一亮。他怎麼沒想到呢?要不是小可提醒,他還真忘了,可以這麼做。
音無抱起小可,滿臉欣喜,用力地蹭了蹭,“那就這麼定了。”
小可得意得揚了揚下巴,得意萬分。它可不是不一般的長耳貓,當然想得到音無想不到的方法。
☆、音無 番外——大戰
接下來的日子,音無採用了小可的方法。將寫好的策略,交給小可,由它帶給王尊。當然不會洩露自己,只是將紙條留下,快速離開了。
王尊雖不知這些紙條是從何而來,但顯然讓他搖擺不定的心緒漸漸穩定了下來。而且紙條裡寫的意見,非常中用,有解到燃眉之急。
之前一直在猶豫要不要一舉進攻商皇王國,又怕角金王國趁機出手。而紙中寫到的意見是,與角金王國聯絡,確定彼此的意圖。
由於之前與角金王國水火不相容,他連考慮都沒有。現在一語點破。如果彼此有協議在先,便不用擔心這一點,還多了一分勝算。
王尊本來還有點擔心,這是不是一場陰謀,可是再接下來紙條中,王尊排除了這種可能。只因紙條中,提及了天后,他的母后,還附帶著她的一角手帕。
他徹底打消了疑慮,按著紙條上的提醒和建議,結合自己的考慮,慢慢執行中。
最終,三國大戰打響了。
兩國聯手,同對一敵。商皇王國由於國王剛剛去世,一盤散沙,根本無力還擊這樣猛烈快速的攻擊。
一個月下來,商皇王國好幾座城池皆被佔領。局勢相當嚴峻。腹背受敵,再加上現在商皇王國內部的現狀,根本不可能擊退敵軍。
同年八月,戰事愈演愈烈。商皇王國接近一半的領土被天譽王國和角金王國攻佔。商皇王國舉國慌亂。群龍無首的狀態一直持續著,內部混亂非但沒有減輕,反倒加劇了。
為了新的君主,朝中大臣爭執不下,各自擁立自己的領袖為王,皆不贊同老商皇的兒子為新一代商皇。
這其中原因是什麼,也只是朝中內部忠臣才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已故商皇的兒子不受擁戴。
由於商皇的位置一直懸空,導致戰事無人指揮,節節敗退。
音無聽著捷報,心中大喜。只要照著這樣的局勢發展,商皇王國會是角金王國和天譽王國的囊中之物。而等角金王國和天譽王國共同奪得商皇王國,他自有辦法將商皇王國的領土歸到天譽王國名下。
想到此,音無重重地吁了口氣,總算沒有辜負天后的託付。
一切本是照著他的計劃進行著,卻未料中間出了變數。
風凌一二二零年九月,新商皇,古鈺即位。
登基大典都沒有舉行,商皇便帶著精兵直衝前線,坐鎮指揮。
本是雙面受敵,情況惡劣,難以抵抗。大臣對此都不抱任何希望,會讓老商皇的兒子即位,也是出於這個考慮。只要新商皇死於非命,一切都會按著他們所期望的發展。
只是沒想到新商皇並非草包,一到戰場。戰況很快便逆轉了。
由於對本國地形的熟悉,商皇利用本身的地利優勢,引了敵軍進了峽谷之中,敵軍精兵十萬,全軍覆滅。而另一頭,天譽王國的侵入,商皇假意放棄,實則是在等待天氣轉變,利用天時,讓敵軍陷入沙塵暴之中,在他們還沒緩和過來之時,殺敵人措手不及。
☆、音無 番外——詳細的調查
短短半月,戰況由差轉好。
接連的勝戰,鼓舞了士氣。他們勢如破竹,將天譽王國和角金王國的軍隊一一殺戮,最終在風凌一二二零年十月,取得了最終勝利。天譽王國和角金王國撤退。
這一切發生得讓人措手不及,就連準備充分的王尊都對此自嘆不如。本以為商皇王國會在戰爭沒有完結之前,一直處於沒有領導的狀況。可半路殺出的新商皇,證實了他的錯誤猜測。加上他的驍勇善戰,以及聰明睿智,足以證明他並非平庸之輩。
這一次,是他的疏忽,沒有對信任商皇,做一個詳細的調查。
不止王尊這麼想,音無亦是如此。他從未想過,商皇王國會在這麼緊急的情況下,還推舉了新的商皇,而且還是一位多能多才的君主。
突發事件總是難以掌握,這一次能安然撤退,已是萬幸了。
時隔一月,音無一人躺在房屋後方空闊的大草地上,大口地嘆著氣。這一次,什麼都沒幫上,還差點讓天譽王國面臨危機。
如果那時